•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練月琴:深化蘇臺融合發展 促進同胞心靈契合

2019-07-09 15: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今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大會上,全面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對臺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揭示了臺灣前途命運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聯繫,科學回答了在民族復興新征程中如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時代命題,闡釋了大陸主導兩岸關係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信心、決心和盡最大努力追求“融合式”統一的戰略目標。當前,對臺工作已步入“深水區”,肩負著為全國對臺工作發展探路和高品質發展走在前列重任的江蘇對臺工作者,使命光榮,任務艱巨。

  深化蘇臺産業合作,提升産業合作水準,加快推動蘇臺産業合作向産業融合轉變,共同應對國際競爭和風險挑戰。積極探索建立完善蘇臺共贏發展的經濟合作新機制,實現經濟融合與經濟增長的緊密相連。堅持問題導向,創新方法手段,創立江蘇省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暢通臺資企業與政府部門的聯繫渠道,提升産業合作水準。推進國企、臺企、民企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合作創新,共創品牌、共定標準、共建園區、共拓市場,共同邁向産業鏈高端。鼓勵更多臺企生産車間建設和參評“省級示範智慧車間”,爭取更多江蘇省科技資金資助和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支援。充分發揮“兩岸企業家峰會”、蘇州“電博會”、淮安“臺商論壇”等各類經貿合作交流平臺和載體作用,為促進兩地産業融合發展“搭臺唱戲”。推進昆山深化兩岸産業合作試驗區建設,全力打造兩岸産業合作轉型升級的先行先試區。積極支援南通申請設立海峽兩岸漁貨貿易區,打造高品質融合發展新的示範點。發揮“紫峰獎”的激勵引導作用,表彰為深化蘇臺經濟與産業融合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臺企典型。鼓勵臺企積極參加“一帶一路”建設,與臺企聯手加強産業全球佈局,共同開拓國際市場。産業融合的表層是經濟聯繫,實質是人心向背。深化融合,不僅連接了共同發展,也創造了情感的連接,拉近了同胞之間心靈的距離。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助力産業融合發展。各級金融機構應加強對在蘇臺企金融服務的創新力度,加大對有利於産業結構升級、節能減排、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臺資企業的信貸扶持。積極搭建臺資企業融資擔保平臺,鼓勵臺資企業對接大陸資本市場,建立風險共擔機制,為臺資企業提供量身定做的融資擔保服務。支援“專精特新”和青創臺企登陸江蘇股權交易中心,搭建江蘇臺企資本服務平臺。積極支援蘇臺徵信、銀行、保障、證券、風投、基金等部門加強合作,設立新型金融組織,推動臺資金融機構落戶江蘇。建立完善互信、共贏、穩定的新型銀企合作關係,進一步解決臺商臺企融資難、融資貴的現實困難。

  提升蘇臺交流質效,不斷深化各領域交流融合。堅持高起點謀劃,高品質推進,高標準落實,著力在增進互信、化解心結、培育共同情感和價值、共同理想和精神上下功夫。堅持品牌化引領、項目化推動、機制化保障,著眼築夢江蘇、美好江蘇、智匯江蘇、活力江蘇、行讀江蘇等五大主題板塊,聚焦文化、教育、人才等重點領域,“首來族”、青少年、基層民眾等重點對象,精心設計內容,並可邀請臺胞共同參與設計,努力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響、影響力強”的交流品牌。持續加大對海內外臺灣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服務,全力構築臺灣高層次人才聚集高地。搭建一批民眾參與熱情高的城市交流平臺,促進民眾交流向深度、廣度融合發展。發揮各自優勢,共建文化交流平臺,共同創作和生産優秀文化産品,共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地構建民族精神、民族價值、民族力量,為民族復興提供精神指引,使蘇臺文化交流由形式單一的文化展示向相互交融、美美與共、共同厚植中華文化的精神紐帶、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轉變。抓住青年這一關鍵群體,進一步拓寬兩地青年交流渠道,讓年輕人成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夥伴。穩步推進“江蘇省臺灣青年實習專項扶持計劃”和“臺灣千名大學生實習計劃”,增設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推動國企、民企和事業單位擴大開放實習崗位,力爭每年提供不少於1000個優質實習崗位。推動建立“名企優才直通車”,舉辦臺青創業大賽,為臺灣青年來江蘇追夢、築夢、圓夢創造更好機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轉變服務理念。把堅持為臺胞謀福祉貫穿到蘇臺融合發展的全過程之中,把解決民生難點變成撬動心靈契合的支點。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部門間聯繫溝通,協調推進“76條意見”等各類惠臺政策措施落地落細落準,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推動服務台商臺胞由被動解決問題向主動靠前服務轉變,著眼同胞所需所思所盼所憂,做到“掛鉤聯繫、一包到底,組團服務、全面覆蓋”。繼續辦好各級各類“臺商大講堂”,組建高品質的講師團隊,幫助臺商剖析發展機遇、解讀政策資訊,為臺企轉型發展匯聚優勢資源,完善線上線下服務平臺。推動臺灣同胞投資權益保障協調委員會、臺商服務法律顧問團、涉臺仲裁中心等服務平臺工作重心下移、服務關口前移,營造更為親商安民的良好環境。強化政策在不同部門的銜接,解決當前蘇臺融合發展中各項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和“腸梗阻”現象,有效消除政策實施中的隱形壁壘。切實落實臺商臺企稅收優惠,努力營造更舒適、更便捷、更實惠的發展環境,把江蘇建設成為臺商臺胞創業、安家的“精神家園”和“第二故鄉”。(作者:中共江蘇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江蘇省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 練月琴)

[責任編輯:陳從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