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雁現象”出現 廈門承接臺灣高新技術轉移

時間:2008-07-07 15:13   來源:-- 台灣網
 

2007年海峽兩岸平板顯示合作論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

       台灣網4月7日廈門消息 探討海峽兩岸“平板顯示”産業合作新思路的高層盛會——2007年海峽兩岸平板顯示合作論壇於今天上午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福建省資訊産業廳副廳長曹建平在會上表示,廈門有望成為海峽兩岸乃至國內較大的光電産業基地,成為臺資産業新一輪調整轉移的重要聚集地。

        隨著海峽西岸建設在福建的全面展開,臺商投資廈門熱逐漸升溫。近一兩年,上百家臺灣光電、電子資訊、精密機械等行業的企業整體遷移“海西”的情形多次出現,“群雁現象”在廈門已經産生。

        廈門作為兩岸發展FPD(平板顯示)産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廈門不僅有著位於海峽兩岸的中心,連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三大FPD産業區的地理優勢,同時廈門的彩電、手機、電腦等産業的整機製造能力也享譽全國。全國僅有的三個火炬新區中廈門就佔據其一,廈門火炬高新區已經成為廈門FPD産業的基地,臺灣友達、廈華電子、臺灣東元、金保利光電等FPD著名企業已經落戶高新區。曹建平告訴記者,在廈門不僅有FPD技術産業的硬體支援,更為兩岸企業的入駐發展給予了相應的優惠措施和扶持措施等“軟環境”的支援。
 
       “是政府的扶持讓我們發展如此迅猛!”在採訪中,記者聽到不少臺企對廈門火炬高新區的讚譽之聲。友達光電在高新區有82公頃的土地規劃,目前的到位資金為1.1億美元,到今年年底投資金額要達到3億美金。友達光電公司總經理謝世枋告訴記者以前也到深圳、廣東等地考察過,最終友達選擇了廈門作為中國大陸的第二個生産製造基地。從06年開始動工建廠到07年1月友達在廈門點燃第一塊面板,廈門的地理優勢、産業優勢和高新區的優惠政策扶持讓友光做出了如此果斷、快速的決定。肯定廈門發展優勢的同時,謝世枋也比較客觀地表示現在高新區的配套還略顯不足,但是他相信隨著新區的不斷發展擴大,FPD産業鏈的不斷完備,在這裡會越做越強的。

        來自臺灣東元集團的執行長連昭志也向記者坦言,一開始沒有考慮過來廈門建廠,企業發展佈局多會考慮華東、華南和北方等地區。如今企業落戶廈門不僅是因為廈門獨特的地理優勢,能夠與臺灣形成一條産業整合鏈,而且海峽西岸有著對臺商、臺企優惠的好政策,尤其是等到兩岸三通的全面實現,到那時會有更佳的便利。
   
        據悉,目前在廈門高新區的落戶臺資企業匯集了明達光電、玉晶光電 、立晶光電、科晶光電、頂尖電子、科蘭光電、建松電器等近百家臺資企業。尤為難得的是,臺灣光電行業的四大巨頭,有3家已經落戶新區。(陳寧 )

編輯:張方翼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