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兩轉變 臺交會見證兩岸經貿交流

時間:2008-07-07 14:17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4月9日廈門消息  第十一屆“臺交會”于4月8日在廈門舉行。截至今天展會已經舉行過半,但是會展內參觀展覽、洽談合作的熱鬧場面依然不減。為什麼一個已經具有十年曆史的老會,依然會有如此強大的吸引力,依然能以屢創歷屆新高的速度發展呢?他的背後有反映著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怎樣的趨勢呢?

 

       “臺交會”歷經二次轉變 專業辦展服務兩岸

 

       “臺交會”從1997年開始舉辦,最初稱名為“廈門對臺出口商品交易會”。首屆“臺交會”即有除海南、西藏外的29個省、市和自治區的近500家企業參展,展位規模520個國際標準展位。他以其特殊的功能、鮮明的特色和務實的辦會思路,吸引了兩岸廠商和工商界人士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從此成為廈門對臺經貿交流的一座橋梁。

 

       “臺交會”舉辦之初定位為綜合性展覽會,涵蓋了機電、輕工工藝品、紡織品等多個領域。經過前幾屆的發展和探索,結合兩岸業內人士的建議和需求,按照兩岸産業分工的特點,“臺交會”轉型成為機電專業展覽會。並從第五屆開始,邀請臺灣機電行業影響最大的公會組織——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共同主辦,組織臺灣企業參展,加強對臺交流的專業針對性。在保持“廈門對臺出口商品交易會”名稱的同時,增加“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為共用名。成功轉型的“臺交會”展位規模一直保持在1200個國際標準展位以上,其中每屆來自臺灣本島企業的展位均超過200個。

 

        從今年的第十一屆開始,“臺交會”正式更名為“廈門對臺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原有貿易“出口”的基礎上增添了貿易“進口”功能,使其成為參展客商更好的貿易平臺,再次實現內涵的創新。同時將繼續保留“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名稱。並且新增臺中世界貿易中心和臺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兩大臺灣權威機構作為協辦單位。兩大臺灣重要機構的加盟,使“臺交會”在服務兩岸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上大大增強。

 

        從綜合辦展到專業辦展、從出口貿易到進出口貿易,“專業辦展、實效辦展”賦予了“臺交會”如此頑強的生命力。現在,“臺交會”已成海峽兩岸間規模最大的專業展覽會之一,成為兩岸機電産業互補合作、共拓全球市場的重要平臺,更是兩岸交易、交流、交友的大舞臺。

 

       “臺交會”規模擴大是兩岸經貿交流大勢所趨

 

        歷經十年的輝煌,第十一屆“臺交會”以700多家海峽兩岸參展的企業數量,1670個展位的規模再創歷屆之最。在專業辦展之路越走越寬的同時,為了滿足兩岸貿易往來的熱絡需求,“臺交會”的兩岸貿易交流平臺也在不斷擴大,其煥發磁力吸附的各類配套活動涉及的領域更為擴大。

 

        作為本屆“臺交會”的配套活動之一的“海峽兩岸投資貿易對接會”、“2007年海峽兩岸半導體(LED)産業項目對接會”反響熱烈,深受兩岸廠商的歡迎。他們表示這樣的項目對接會是他們渴望的。以前只有會展,只能促進兩岸間企業的相互了解,但是並沒有為後期的合作、溝通搭建起一個平臺。現在舉辦這種針對性強、合作領域明確的項目對接會,給兩岸企業間的溝通商談、相互了解提供了便利的平臺。

 

        今年“臺交會”舉辦的2007海峽兩岸經貿論壇更是成為兩岸産業界、學術界的一次盛會。論壇上,兩岸人士一致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兩岸産業科技的合作與創新已經成為當今兩岸合作發展的新趨勢。正如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會長洪讀在論壇上所闡述的那樣,在全球經貿競爭激烈的今天,只有兩岸科技産業合作的創新才能在激烈競爭中脫困、勝出,兩岸企業所有制形式不同、産業結構各具特點,攜手合作才能實現兩岸經濟互利雙贏。

 

        作為本屆“臺交會”的臺灣重要嘉賓,新黨主席郁慕明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臺交會”10年的生命力充分的證明了兩岸對於經貿交流與合作的迫切需求。隨著兩岸經貿往來的不斷熱絡,兩岸的工商界人士渴望尋求經貿交流合作的平臺,“臺交會”的舉辦正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直接洽談合作的機會,為兩岸産業屆的攜手合作、共拓全球市場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

 

        4月11日“臺交會”就要結束了,但是兩岸間以經貿交流為主體的盛會還將繼續。“臺交會”舉辦10年的成果只是兩岸經貿往來這十幾年間所取得成果的一個縮影。交流促推動、需求促發展,隨著兩岸交流的不斷深入,兩岸人民對於直航、“三通”的迫切期待,相信兩岸間交流的盛會將永遠的持續下去。(陳寧)


附:前十屆“臺交會”展位規模及參會境外客商情況:

屆別

內容

第一屆

第二屆

第三屆

第四屆

第五屆

第六屆

第七屆

第八屆

第九屆

第十屆

展位規模

520

600

600

800

1200

1270

1120

1200

1480

1632

境外客商

2177

1500

2500

2600

4357

5258

2143

3128

3231

4018

其中臺商

1966

1200

1600

1500

3026

2091

1335

1631

1720

2016

編輯:張方翼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