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博會之參展臺企篇

時間:2008-04-28 23:09   來源:台灣網整合

  

大潤發展廳前門庭若市(攝影:邵磌)

  大潤發:中部有更好的市場環境 各級政府也非常支援

  作為僅有的幾家前來參展的臺資企業之一,大潤發展廳前門庭若市,來往的人們絡繹不絕。對於參加此次中博會的感受,大潤發”華中區營運處負責人沈永冬很滿意的向記者表示,雖然大潤發是第一次來參加中博會,但感覺很好,很感謝政府能搭建這個平臺。不光能通過展會展示企業形象,還能找到更多的合作夥伴。他樂呵呵的説,目前已有很多人來商談合作的意向,包括中部六省之外的地區也有。

  大潤發在中部地區第一家店于2001年在武漢開業,沈永冬表示今年在大陸地區將要開到100家分店。“中部地區與其他沿海地區相比,交通便捷,有更好的市場環境,投資前景沒有問題。”他表示,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是中部承接國內外産業轉移的理想選擇地,這也是商家最看中中部的因素,而且各級政府也非常支援。

  面臨著大陸零售超市市場激烈的競爭,沈永冬顯得並不在意,他向記者道出了自己心中的願景:“我們是要創造一個民族品牌,臺灣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雖然劃分為外資,但我們的心是屬於中國。世界五百強裏沒有中國的零售超市企業,我們希望能成為第一個進入的!”

  在記者採訪過程中,幾次被前來諮詢合作意向的商家所打斷,可以看出大潤發的魅力不是一般。沈永冬最後表示,在“以人為本”這一企業文化的引導下,大潤發希望能夠為中國零售業做出一份貢獻,為構建和諧社會獻出一份力量。(邵 磌)

  大潤發簡介:大潤發流通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由潤泰集團于1956年在臺灣投資成立,以最直接、最生活化的方式為消費者服務,網羅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運用電腦化營運系統,快速地在臺灣展店。“走進每一位顧客的生活中”,“提供豐富的商品選擇,以長期低價滿足更多的顧客”,“呈現多元化賣場型態,提供乾淨舒適並具現代感的購物環境”這些都是企業的經營理念之一。1997年在上海成立上海大潤發有限公司,藉由成功的臺灣經驗進軍大陸,中部地區第一家店于2001年在武漢開業。

  富士康漢産相機即將投産下線

  4月27日武漢“光博會”展廳依然吸引不少專業人士,“這是不是即將投産的數位相機啊?”在富士康展區展示的上十款數位相機,吸引了本地眾多觀眾的眼球。


  即將在武漢下線的數位相機樣品 

  富士康入駐武漢過程回顧:

  2006年12月14日,武漢東湖開發區與富士康科技集團簽訂了首期投資10億美元的協議。富士康在光谷的投資項目將圍繞光機電展開,涉及數位相機、螢幕、汽車電子、模具等領域。市政府也擬出資28億元人民幣,為其配套專用鐵路線、變電站、污水處理廠等設施。

  2007年4月2日,富士康(武漢)科技工業園舉行奠基儀式,隆重開工。
 
  2007年10月,富士康武漢基地第一台數位相機和電腦將正式下線。
 
  2007年12月28日,富士康集團向武漢追加投資,在光谷興建LED項目。 
 
  2008年1月29日,富士康武漢科技園暨中國光谷推介會在武漢召開,來自歐、美、日、韓等國和中國國內的近200家企業到府“求親”,其中包括112家富士康其他基地的配套供應商。配套供應商中不乏美國TI、德國歐斯朗,日本東芝、夏普,荷蘭飛利浦,中國臺灣瑞薩、友達等國際知名企業。
 
  2008年4月,富士康漢産相機亮相“光博會”,即將投産下線。

  富士康簡介:富士康科技集團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産品製造企業,在全球資訊技術公司中排名第二,年銷售額370多億美元,居世界500強第206位。2006年12月14日,該集團與武漢東湖高新區簽訂“落戶”協議,2007年4月,富士康武漢科技園動工。目前,臺式電腦項目兩棟廠房、數位相機七棟廠房已經建成,即將投入生産,首款漢産富士康數位相機即將下線。三年後,富士康漢産數位相機的産能將達到3000萬部,電腦産品産能達到1500萬部、液晶螢幕産能達1000萬部。産值有望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再造一個東湖開發區。武漢由此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數位相機製造基地、全球光機電重鎮。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