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打房措施多管齊下 民眾賣房明年恐繳更多稅

時間:2010-12-07 14:31   來源:中新網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房價飆漲,臺當局打房措施多管齊下。臺“財政部”除了研擬對短期買賣不動産的投資客課徵暴利稅,民眾今年賣房子的財産交易所得也將調高,其中又以臺北市售屋所得收益率調高八個百分點最多。今年若在臺北賣房子,明年可能要繳更多稅。

  官員解釋,民眾賣房子,必須申報財産交易所得,是根據實際交易價格扣掉必要成本後報稅,賺錢要繳稅、賠錢則可抵稅;但若民眾拿不出成本證明文件,就要依“財政部”每年發佈的財産交易所得標準來計算所得,且不管賺或賠,統統要根據計算結果繳稅。

  稅務部門已將今年的賣屋所得標準提報“財政部”,下周將開會審議。

  臺北市售屋所得收益率將從目前的29%,大幅調高到37%,高雄市和臺北縣、桃園縣兩個準“直轄市”都微調一個百分點,其他縣轄市和鄉鎮的收益率則維持不變。

  臺北市調幅最大,一次升八個百分點。舉例來説,假設張先生今年在臺北市賣豪宅,售價超過2億元(新台幣,下同),但房屋評定現值為1300萬元,乘上37%的收益率,賣屋所得為481萬元,若張先生適用40%的所得稅率,明年將繳192萬元的財産交易所得稅,若依現行收益率,可少繳40多萬元的稅。

  官員説,民眾賣屋的財産交易所得收益標準,是以房屋評定現值乘上收益率計算出所得,再把這筆所得併入個人其他綜合所得合併報稅,就是民眾該繳的所得稅。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疑,房屋的評定現值和市價差幾十倍,儘管收益率調高,增加還是很有限,對於遏止房市炒作根本沒效。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