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房價創8年來新高:市民不吃不喝11年才能買房

時間:2010-10-21 10:1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居臺北 大不易(臺灣線上)

  民眾望建社會住宅助安居

  衣食住行,民生關切,近日在島內,房價問題又成話題,房價最高的臺北市更是討論焦點。

  何處是我家

  據島內媒體報道,最新調查顯示,臺北市去年下半年房價所得比為8.89倍,今年上半年卻猛增至10.87倍,為8年來新高。房價所得比為10.87倍,意味著臺北市民平均須10.87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到房子。

  房價方面,購屋平均總價和每坪(1坪約為3.3平方米)單價最高的都是臺北市,分別為1150萬元(新台幣,下同)和38.33萬元。調查顯示,認為臺北市房價非常不合理與不合理的民眾比率最高,共有77.92%。

  臺北的高房價,成了許多民眾不可承受之重。有民眾投書媒體,寫道:不是神仙,誰可以不吃不喝?為了買房很多是人已垂暮,還滿身是債,只有哀嘆臺灣高房價,人民被綁架,處處是豪宅,何處是我家?

  金融“打炒房”

  房價高高在上,土地價格帶動房價是重要原因。

  位於臺北仁愛路二段的一塊土地,一畝售價高達人民幣2900萬元……慶豐銀行總行大樓公開標售,由臺壽保以25.6億元得標,換算單坪為833萬元,創下臺北市西區最高土地單價……臺北金融中心標案寫下每坪辦公室116.6萬元紀錄……

  房貸及土地建築融資龍頭土地銀行董事長王耀興説,臺灣的土地標售已失去理性,標價離譜。“土地價格帶動房價,最後是全民受害。”

  房價大漲民怨自起,甚至影響“五都選情”。臺當局開始出手,金融“打房”。

  臺當局行政部門下令停止臺北市精華地段的標售;財政部門則下令銀行對豪宅、投資客、房貸授信定出嚴謹的標準;臺“央行”頻頻出手,針對銀行投資型房貸設定貸款成數、利率等限制,更調升利率,並對臺北市及臺北縣十大縣轄市第二套房貸的貸款成數設限;“金管會”也啟動金檢,會同臺“央行” 對銀行實施專案金檢……

  關注弱勢群體

  一連串的動作,顯示了臺當局遏制高房價的決心,輿論多有肯定。臺北居不易,島內各界建言獻計,希望可以助力民眾“安居”。

  弱勢群體最受關注。近日,島內15個社會福利團體與專業團體組成的“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拜會臺當局領導人馬英九。該聯盟發言人彭揚凱建議當局興建“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馬英九表示這與當局積極解決弱勢族群居住問題的方向不謀而合。

  對此,有島內媒體發表評論指出,在房價日益高漲,貧富差距擴大的當下,社會住宅政策是不能回避的議題。社會住宅一般指的是公部門以動用資源補貼興建的租賃住宅,使弱勢人民得以低於市場之租金住用。雖然目前躺在臺“立法院”多年的住宅法草案裏已納入社會住宅,但是臺行政部門3年前核定的整體住宅政策實施方案中,並無一分錢編列為社會住宅預算。此番馬英九的回應反映了臺當局對此課題的重視,然而未來成效,端看當局的實際政策措施。(特約記者 木曰)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