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原料漲價下游産品降價 島內石化産業受衝擊

時間:2010-05-12 09:16   來源:中新網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由於亞洲地區6月將有17座煉油廠陸續進行年度維修,而使島內上游原料供應商所用的石油腦價格上漲至每公噸800美元,創近20個月來新高;但下游産品受到美國乙烯行情大跌影響,致使島內相關産業運營收到影響。

  受石油腦大漲影響,台塑化、“中油”等島內兩大石化原料供應商的乙烯生産成本,每公噸將比上月初增加100美元,營運恐怕大受影響。尤其是乙烯等産品若價格告跌,台塑化與中油在上游進貨成本墊高,下游出售價格卻降低的雙重壓力下,勢必進一步壓縮獲利。

  目前石油腦價格與原油出現背離情況,正讓兩大業者傷透腦筋。業者説,近日來,原油由每桶86美元高點急速滑落至75美元,但反觀石油腦反而由每公噸750美元漲破至800美元,創2008月9月以來新高。

  石油腦逆勢走高主要原因出在自下月開始,包括日本出光、日本石油、韓國LG、SK、印度石油、印尼國家石油及新加坡殼牌(SHELL)、艾克森美孚等等,共計全亞洲有17座煉油廠陸續進行年度維修。估計6月每天將減少100多萬桶煉量,相對使得石油腦供應也將銳減,進而帶動價格快速攀升,台塑化及“中油”正陷入獲利將被大幅壓縮的陰霾中。

  但後續情勢對台塑化、“中油”更為不利的是,近期美國乙烯行情大跌至每公噸800美元,與亞洲價格相差每公噸500美元,打開倒貨套利窗口,美國料源大軍壓境,屆時亞洲乙烯價格勢必反轉急下,進一步影響該兩大上游原料供應商營運。據了解,面對石油腦大漲,台塑化、“中油”輕裂廠正增加成本較低的液化石油氣(LPG)用料,但助益並不明顯。

  石油腦是所有石化工廠最基本的原料,其主要産品乙烯的産量,被視為判斷石化産能的重要依據。石油腦用於輕油裂解廠,在攝氏830度高溫後,會斷裂分解為原子量較小的成分,再經過一連串的製程分餾後,以取得氫氣、乙烯、丙烯、丁二烯、芳香烴等一系列石化基本原料。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