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設立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傳遞四大政策信號

時間:2012-03-29 14:23   來源:新華網

  新聞分析:設立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傳遞四大政策信號

  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 王宇)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實施《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分析人士認為,試驗區的設立以及相關金融改革措施的部署,向外界傳遞出國家進一步推進金融改革、構建多元化金融體系等諸多政策信號。

  信號一:局部試水意在為全面金融改革探路

  會議提出,開展金融綜合改革,切實解決溫州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引導民間融資規範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僅對溫州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而且對全國的金融改革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義。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實施《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此舉具有為全國範圍金融改革探路的重大意義,有利於今後我國金融改革的全面推進。

  “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金融改革總體設計方案,內容涉及金融組織和機構改革、金融産品創新、風險防範、民間金融發展等多個領域,在全國範圍具有典型意義。可以説意在通過溫州地區金融改革的探索,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經驗。”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教授劉小玄指出,當前我國金融領域的改革存在裹足不前的問題。國家通過溫州金融改革試驗,以地方帶動全局,有利於改革的突破,值得期待。

  信號二:構建多元化金融體系增強金融供血能力

  分析人士認為,會議提出構建多元化金融體系、鼓勵發展新興金融組織等舉措,其目的在於通過加大金融資源的供給,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從而實現資金的供需平衡,最終有利於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

  劉小玄認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然而當前我國很多地區存在著信貸資金供需嚴重失衡的現象。即銀行貸款過多地流向國有部門而中小企業卻常常無錢可貸,其背後暴露出的是我國金融體系單一、金融體制與經濟發展不匹配等深層次問題。

  對此會議專門提出,要加快發展新型金融組織,鼓勵和支援民間資金參與地方金融機構改革,依法發起設立或參股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組織。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可改制為村鎮銀行。

  “方案意在構建與我國當前經濟結構相匹配的金融體系和組織,向外界釋放出發展草根金融支援草根經濟的信號。”經濟學家辜勝阻認為。

  信號三:引導民間融資規範發展

  會議指出,要規範發展民間融資,制定規範民間融資的管理辦法,建立民間融資備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間融資監測體系。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會議針對溫州民營經濟發達、民間資金充裕、民間金融活躍等特點,明確表達了規範民間金融的意見,對全國範圍民間金融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會議的一大重要取向,就是要引導民間金融從‘地下’走向‘地上’,從‘野蠻成長’走向‘理性發展’。”辜勝阻認為。

  去年一段時間以來,在銀行流動性趨緊的大背景下,社會大量充裕資金涌入到民間借貸市場,溫州等地的民間借貸市場尤為火爆。民間金融一方面有利於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但另一方面,一些利率畸高的金融拆借也導致部分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和企業主出走現象。

  郭田勇認為,溫州民間資本量較大、資金較為活躍、中小企業數量眾多,這是國家在溫州試水民間融資管理的主要原因。對於下一步如何規範其發展,值得關注。

  信號四: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向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會議確定的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十二項主要任務中,多項內容涉及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援,體現出金融必須服務於實體經濟的明確思路。

  例如會議提出,要鼓勵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設立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會議提出要創新發展面向小微企業和“三農”的金融産品與服務,探索建立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會議還鼓勵溫州轄區內各銀行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援,支援發展面向小微企業和“三農”的融資租賃企業,建立小微企業融資綜合服務中心。

  對此郭田勇認為,中小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中的最基本單元,其發展壯大事關我國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此次會議的許多舉措均是圍繞金融支援中小企業來著力,凸顯出金融要為實體經濟輸血的內涵。

  劉小玄也認為,一直以來中小企業在拉動我國經濟增長、保證就業和增加稅收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但金融對中小企業的支援力度一直不夠,這導致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效果始終不明顯。從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角度而言,中小企業必須成為今後我國金融服務的重要著力點。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