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記者在南開區一家大型超市一樓食品賣場看到,該超市自製的放心饅頭和另外一家大型食品加工企業生産的放心饅頭靜靜地被擺放在櫃檯上,幾乎無人問津。是價格貴嗎?記者看到,超市自製的每袋4個饅頭,促銷價只有2元;企業生産的每袋也只有2.4元。導購員無奈地搖著頭告訴記者,儘管這些饅頭品質都很好,但每天賣出的量卻很少。我們這裡的饅頭價格並不貴,最大的原因恐怕還是距離市民家門遠一些,他們感到買著不太方便。
與超市冷清場面形成對照的是,一些個體麵食銷售點前卻是銷售火爆。在南開區西湖道一家個體饅頭銷售店前,前來購買饅頭、大餅、花卷、窩頭的居民排起了長隊。一位大娘説,這裡的饅頭品質也可以,但最大的好處是離家近,買著特別方便;不用到超市為了買幾個饅頭還要等那麼長的時間結賬。在附近另外一處個體饅頭店裏,剛出鍋的饅頭熱氣騰騰,吸引了很多市民購買。一位年輕的小夥子説,我就樂意買剛出鍋的,不用回家再加熱,很方便。採訪中發現,一些放心饅頭生産企業也希望他們的饅頭能夠進入社區,但無奈缺少開店資金,因此只能往大型超市賣場發售。
近年來,從放心肉到放心豆腐再到放心饅頭,阻礙其進入普通市民家庭的癥結之一就是零售環節的不暢通。因為房租、人工成本等問題,使不少企業在中心城區無力開店或者開辦的數量極為有限,因此阻礙了很多優質農産品進入普通市民家庭。這首先需要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特別是在資金、稅收等環節上要給一些企業以優惠,企業也要把錢花在刀刃上,更要借助外力。
記者發現,近年來,一些企業開始開辦專賣店,但實際利用率卻並不高。還有部分企業貪大求洋,建立所謂的形象店、旗艦店,結果勞民傷財,幾乎都中途倒閉。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嚴格確保食品衛生等品質安全的前提下,相關的專賣店應該更務實些、更實用些,把經營成本降下來。另外,還可以對不同企業開辦的同類食品銷售店進行整合利用,實現一店多能,做到既可以賣牛奶也可以賣饅頭。這樣,既可以為企業省去不少資金,也可以增加專賣店的客流量和銷售額。(記者陳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