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每年百億資金扶持自主創新

時間:2011-02-28 15:06   來源:北京日報

  2月24日上午,首都創新資源平臺(簡稱“創新平臺”)辦公室工作人員小陳就一直在打電話——因為2月25日召開有中央幾大部委參加的聯席會議,他需要逐一通知科技部、財政部等中央部委和本市各委辦局參加。

  在今年初創新平臺投入運作後,像這樣有中央部委司、局長參加的會議基本上每兩周就能召開一次。“十二五”開局之年,創新平臺將在統籌資源、落實先行先試政策、促進自主創新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財政資金支援科技成果轉化

  在2月25日的聯席會上,中關村管委會、市科委、市經信委提交總數超過200項重大科技成果産業化申報項目,今後聯席會將從中挑選項目,通過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項目資金予以支援。

  “十一五”期間,本市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項目資金統籌機制,市財政統籌資金一年拿出60億元支援重大科技成果産業化。國家一類抗癌新藥、兆瓦級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北斗電力全網時間同步管理系統等一批重大項目借此在北京落地。僅去年本市就支援了138個重大項目。

  “十二五”期間,市級財政統籌資金規模增加到500億元,每年將有100億元通過政府股權投資、投資補助或貼息等方式,支援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項目建設。

  “在創新平臺,目前共有19個國家部委的37位有關負責同志和北京市29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參加,採取特事特辦、一條龍服務的方式,集中辦理股權激勵試點、重大科技成果産業化項目等為高新技術企業和其他創新主體服務的有關事項。”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説。

  政策“組合拳”驅動創新

  1月25日,中關村示範區內近500家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參加了“首都創新資源平臺”的政策宣講會。宣講會上,市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和中關村管委會公佈了3項稅收政策——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比例由2.5%提高到8%;企業技術人員所獲的股權獎勵可延期繳納個稅;加計扣除範圍擴大。該政策由財政部、稅務總局等有關部委下發,旨在支援中關村企業創新創業。

  這三項在中關村實施的稅務新政僅僅是個開始。根據國務院今年初批復同意的中關村“1+6”政策體系,“1”就是指創新平臺,“6”就是指在中關村深化實施的6條先行先試改革政策,包括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處置和收益權改革、稅收優惠、股權激勵、科研經費管理改革、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建設全國場外交易市場等6項試點政策。

  目前,稅收優惠和股權激勵等試點政策已公佈,其他試點政策將於近期公佈。

  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1+6”政策體系的實施,中關村先行先試的領域和力度不斷擴大,政策逐漸顯現出“組合拳”優勢,有效激發了高校院所和企業的創新活力。

  自主創新服務世界城市建設

  中關村企業的自主創新,從來就是瞄準市場的——“十一五”時期,同方軟體的北京工地環境監控管理系統項目,解決了城區工地揚塵、揚沙、工人安全的實時監控;碧水源研發的新型膜處理器技術,應用在北京多個再生水廠……

  “十二五”時期,圍繞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和建設世界城市的目標,中關村示範區的企業和研發機構將以實施關鍵技術研發和産業化項目、政府採購以及示範工程為手段,在城市管理、智慧交通、三網融合、清潔能源使用、污水和垃圾處理、公共醫療等重點領域,推出一批産品和整體解決方案。

  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十二五”時期,本市將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圍繞資訊化與資訊安全、新能源利用、節能環保、重大疾病防治、防災減災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整合高校院所、企業和仲介機構等創新資源,促進形成自主創新的“國家隊”。

  根據中關村示範區的發展藍圖,到2015年,中關村示範區將初步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示範區總收入超過3萬億元,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戰略性新興産業佔示範區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0%,培育300傢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十百千企業”,涌現出1000家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