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年社會成本120億 算算堵車的經濟賬

時間:2010-09-27 10:35   來源:遼寧日報

  昨天,是中秋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國內許多城市不約而同地迎來了交通擁堵,給有車一族平添了許多煩惱。在今年8月末機動車總保有量突破118萬輛的濟南市,城市交通面臨的壓力日益增加。中秋節後首個工作日,受上班交通高峰和部分中秋節進入市區的外地車輛共同影響,濟南市區早高峰期間很多路段出現交通擁堵現象。在長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要求全體外勤民警上路執勤,應對預期中的交通擁堵現象。

  在平日交通擁堵問題就已十分嚴峻的北京市,中秋節後首個工作日便迎來交通高峰。據北京交管部門介紹,受工作日調整影響,25日(週六)、26日(週日)兩天為工作日,機動車不受尾號限行規定的限制,所以北京全天路面整體車流量將增大,環路等主要路段交通流量相比平日明顯增加。

  堵車,不僅填堵,而且還會給個人和社會帶來不小的經濟損失。

  美國因每人平均汽車擁有率多,被稱為“車輪上的國家”,但堵車帶來經濟損失同樣巨大。美國得克薩斯州運輸研究所曾經發表一項研究報告稱,美國因交通堵塞,平均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631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更是接近1000億美元。報告稱,交通堵塞使美國人一年浪費的時間達37億小時,每人平均每年因交通高峰期浪費的時間,自1982年以來已從16小時增加到47小時;浪費的汽油達23億加侖,平均每年因道路擁堵導致各種交通工具白白燃燒100億升燃油!

  反觀我國,幾年前有人曾對北京的交通擁堵問題深入研究,計算出了更加驚人的一連串數據,在此照錄如下:北京市的每人平均勞動生産率為一年10萬人民幣,攤在一小時上的價值起碼有20元。那麼,如果説一天中有200萬人坐車上下班,按照一個人社會成本為20元來計算,因為堵車造成的社會成本一天就是4000萬元,一年按照300天計算(適當扣除節假日交通流量的下降),一年的社會成本就達到120億!相比于北京市2004年3300億元的GDP總量,可以發現交通堵塞造成的損失相當於GDP總量的3.6%!

  這真是不算不知道,算了嚇一跳。有調查顯示,機動車在遇到紅燈等情況下停止然後再啟動,這一停一動造成的經濟損失大約在0.3至0.5元之間。據預計,今年年底瀋陽的機動車保有量將達到100萬輛。如果以100萬輛機動車每輛車停止啟動一次計算,經濟損失就高達30萬元到50萬元。更何況,在交通擁堵的環境中,每輛車每天停止啟動的次數少則數十次,多則上百次,其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的經濟損失恐怕要以百萬、千萬計了。

  看了這些數據之後,筆者對堵車這一老生常談的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個人和社會都該好好算算堵車的經濟損失這筆帳,別讓堵車問題“悄悄地”把生活和生産成本推高。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