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市11條落地 收緊房地産開發貸款苗頭顯現

時間:2010-02-24 10:04   來源:上海證券報

  春節假日剛結束,23日北京房地産調控的“地方版11條”便如期落地,其內容雖沒有比“國11條”更為嚴厲,但首次透露出收緊房地産開發貸款的苗頭,這意味著北京或在全國率先收緊開發商的銀根。

  北京樓市新政新意不多

  記者注意到,北京下發的這份名為《促進本市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的文件,將已過期的財稅、信貸利率等優惠政策一律停止,並恢復了“限外令”等原有調控政策。但總的來看,北京新11條有所細化,但並沒有超出“國11條”的框架範圍。

  其中,對二套住房貸款嚴格執行不低於40%的首付比例;個人銷售普通住房營業稅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免征時限由2年恢復到5年;未滿5年的普通住房和已滿5年的非普通住房買賣時,營業稅按全額繳納的,方可享受個人所得稅按總額1%繳納的優惠。

  同時,嚴格執行《關於規範境外機構和境外個人購買商品房的通知》中對境外個人在京購房的居住年限和所購房屋的有關規定。在境內工作、學習時間一年以下的境外個人,不得購買商品房。境外個人在本市購買自住商品房的,一人只能購買一套住房。

  然而,“限外政策的恢復肯定會使不少的高檔樓盤價格出現下調。但北京新政在業內意料之中,在二套房方面,北京新政沒有明確將‘改善性需求’提出加以限制,且貸款利率也沒有執行1.1倍的嚴厲政策,似乎顯得更溫和些。”中原地産張大偉説。

  銀根收緊或強化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地方版11條中,北京新政首次呼應“國11條”有關房地産開發貸款的監管,這使得政府收緊銀根的苗頭越發明顯。

  《意見》規定,“金融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金融機構房地産開發貸款業務的監督管理和窗口指導”。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直言,雖然這看似照搬“國11條”文件,但是意味深長。

  記者注意到,此前湖南、山東、安徽、雲南、河北、海南等多個地方出臺新政都沒有明確這一點。

  “歸根結底,金融和稅費政策是樓市調控政策最狠也最有效的一招,如果房地産開發貸款收緊,將直接影響到開發商的資金鏈,其潛在威力不言而喻。”上述人士向記者表示。

  然而,北京新政在開發商的另一資金來源——預售金管理上卻似乎留了一手。與其他地方提出更為嚴厲的監管規定不同的是,北京只是要求加強商品房銷售管理,要求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後,房地産開發企業應當三日內一次性公開全部房源,嚴格按申報價格,明碼標價、公開對外銷售。

  需要指出的是,不久前雲南、河北石家莊、安徽合肥等省市有關地方性政策調控政策的表態,均提及建立預售金監管帳戶,專款專用,使開發商不能隨意支配。(記者 于祥明)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