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臺灣人士建議海西經濟區設立農業、製造業等四大“産業特區”

  時間:2012-04-27 13:15    來源:新華網     
 
 

  數字是枯燥的,但數字會説話:

  晉江全市有鞋類生産企業3016家,年産鞋10億雙,産值超過700億元人民幣。其中運動、旅遊鞋佔全國總産量的40%、世界總産量的20%,産品遠銷163個國家和地區。

  當看到晉江市政府在第十四屆鞋博會最新披露的上述數字時,帶團來晉江鞋博會參展的臺灣區製鞋公會理事長、宏凱鞋業董事長王興華驚詫了:

  “想不到,晉江一個小小市,其生産的運動鞋在全世界的佔有率如此之高,了不起!”

  然而,就已經走在全國行業前列的晉江鞋企而言,他們並不會過於關注這一“集體”表現,而是更加關注其自身個體是否能超越世界體育用品巨頭耐克和阿迪達斯。

  安踏的目標是不是成為中國的耐克?

  “不!”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志忠顯然不滿記者對安踏的“矮化”,他斬釘截鐵地説,“我們要做的是‘世界的安踏’!” 他給安踏定下的目標是在中國市場上超越阿迪達斯。

  不僅是安踏敢這樣公開叫板國際運動品牌,361、特步、匹克等其他幾大“晉江係”運動品牌也都有著同樣的“野心”。

  “晉江係”的漂亮成績單

  曾經的國內運動品牌“一哥”李寧3月30日發佈了2011年年報:

  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9.29億元,較2010年的94.79億元營收下降近5億元,同比下降5.8%。

  李寧在營收下降5.8%的情況下,經銷成本和行政開支合計卻較上年增長3%至32.23億元。一升一降令李寧凈利潤僅為3.86億元,不及國內五大體育品牌中原本位居倒數第二的匹克體育凈利7.8億元的一半,無奈墊底。(注:國內五大體育品牌李寧、安踏、特步、361和匹克)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記者從安踏2011年年報中了解到,安踏去年營業額同比上升20.2%至89.04億元,凈利潤為17.3億元(凈利潤連續第五年超越李寧)。

  一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安踏和李寧在營業額計算方法上的不同,事實上安踏的營業額已遠在李寧之上。也就是説,安踏無論是營業額還是凈利潤都已把李寧甩在了身後,穩坐國內體育用品行業“一哥”寶座。

  與此同時, 361、特步、匹克三家“晉江係”本土體育用品商也紛紛在2011年交出了靚麗的成績單:

  2011年361、特步和匹克體育分別實現營收55.68億元、55.4億元、和46.5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84%、24.28%和9.4%。

  此前在去年4月6日長江商學院“中英商業論壇”上,丁志忠公開挑戰阿迪達斯,聲稱要成為“在中國成為僅次於耐克的第二大體育用品品牌”。

  丁志忠的底氣來自於安踏每年至少20%以上增長的訂單。

  一位從寧德到晉江開火車票代售點的女老闆告訴記者,“每年安踏只要一開訂貨會,幾乎晉江所有的酒店都被包了,我們送票都送不過來,大街上看到的都是穿著安踏紅黃兩種顏色服飾的人!”

  不僅是安踏風頭正盛。在專業運動領域,據第三方調研機構ZOUmarketing的數據顯示,匹克也已超越耐克、李寧成為中國籃球市場出貨量最高的運動品牌。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廈港臺金融業界建立交流合作促進平臺       “閩臺農業交流示範基地”項目在福州連江動工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