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閩臺緣:清代碑刻見證閩臺往來淵源

  時間:2011-05-04 14:43    來源:福建日報     
 
 

  在(福建)霞浦縣博物館裏,去年10月發掘的清代碑刻如《國泰民安》的碑文,記載了霞浦與臺灣自古就有經貿往來和政治、軍事聯繫的史實,見證了兩岸“商緣相連”、“法緣相循”。

  博物館吳春明介紹説,去年10月20日上午,霞浦縣投資改造府前路,工人在翻修下水道時發現了清代碑刻。縣博物館幹部聞訊即趕到現場,進行搶救性挖掘。在路旁兩邊水溝展開地毯式搜索,先後發掘出《福寧洲鎮憲顏大老爺恩德碑》、《感之建祠碑》、《國泰民安》、《賓陽門》、《鶴舞迎祥》、《膏火田記》等六通清代碑刻,以及門柱殘段、獅子底座等石構件。其中,《國泰民安》等三通碑刻的內容,涉及清代霞臺商貿、政治、軍事方面的聯繫。

  《國泰民安》碑高218釐米,寬72釐米,厚9釐米,輝綠岩質地,碑額為楷體陽文,正文為楷體陰文,豎排,共17行,500字。據考證,該碑立於道光11年(1831年),是一塊官府告示牌,從碑文內容看,刻碑目的是為保護當時販運臺灣大米等進入霞浦貿易的客商。據民國版《霞浦縣誌》(卷之三十上義行)記載,當時霞浦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加上“地方戶口增每繁”,米糧奇缺,需要外來船運米接濟饑民,即碑文所説的“全賴臺米接濟”。但是,外來糧船進港後屢受衙役、營兵藉口查驗敲詐勒索,米商不堪其擾,不敢進港,碑文所説的“米商無至者,民間嗷嗷”。福寧府李姓學員見狀極為憤怒,自費獨往省城,呈辭力陳弊端,終獲“宮保總督部堂孫批本司等會詳議覆”,責令霞浦嚴令禁止不法行為,霞浦縣即勒石示諭:“如有船戶販運臺米進港,聽其隨時糶賣,不得擾累阻撓,倘有兵役姦民人等私向米船索取,例規一經察出或被呈控,定即嚴挐究治決不姑寬。”從《國泰民安》碑刻發掘地點和碑文內容看,其與《霞浦縣誌》記載完全吻合,見證早在清代霞臺之間就已“商緣相連”。

  而同時出土的《福寧洲鎮憲顏大老爺恩德碑》和《感之建祠碑》(殘),又為清代霞臺間就有政治軍事聯繫提供了實證。兩碑寬分別為82和80釐米,厚13和10釐米,均為楷體陰文,花崗岩質地。碑文記載了雍正年間福寧總兵顏光旿興利除弊、捐俸構囊運米減價及優恤戍臺將士等業績。據民國版《霞浦縣誌》(卷之二十四、二十七)記載,雍正元年(1723年)顏光旿任福寧總兵,適逢雨陽不調,出現碑文所述糧食“頻年歉收、米價騰涌”,百姓“覓糴無門啼”。顏“視同己饑”,於是捐出俸祿,“構囊運米減價發糶”。全洲百姓深受其恩,于1726年11月開石鐫刻《福寧洲鎮憲顏大老爺恩德碑》,以志不朽。顏任職期間,還“借給三營之兵食”,三番五奏請朝廷,“請優恤贍全省戍臺兵眷”,水陸七十二營的兵將,無不披其恩澤。乾隆乙未年(1775)夏,顏光旿病逝46年之後,戍臺兵營一個叫施得成的隊目,發起修建顏公祠,並開石璇題《感之建祠碑》。碑文內容與《霞浦縣誌》記載一致。(歐招生)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