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廈門對臺科技合作與交流基地建設加速

  時間:2010-12-02 10:01    來源:新華網福建頻道     
 
    新華網廈門11月30日電(記者余瑛瑞 孟昭麗)記者從科技部與廈門市政府于30日共同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廈門對臺科技合作與交流基地正在全力加速建設,努力成為對臺科技合作的先行示範區。
  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在發佈會上致辭説,廈門是大陸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國家級對臺科技合作與交流基地,科技部將聚集各類科技資源,與廈門市委、市政府一起全力共同打造,力爭用5年時間,建設資訊服務、生物與新醫藥、現代農業和海洋等5個兩岸新興科技産業對接基地;在基地內,構建兩岸研發機構集中區、建設兩岸技術交易和轉移中心、建設海峽西岸科技金融服務示範區、建設海峽兩岸科技人才培訓基地。在“海峽論壇”期間,舉辦“海峽科技論壇”,建成兩岸在科技交流方面達成共識的重要平臺;與福建省和廈門市三方共建“海峽兩岸科技交流中心”。
  廈門對臺科技合作基地由科技部于2009年6月批准先行先試,2009年8月正式啟動建設。截至目前,廈門市政府已集中近3億元科技經費建設了臺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閩臺生物醫藥孵化器、閩臺花卉高科技園、整合電路設計公共服務平臺等一批涉臺重大科技公共服務平臺。
  廈門市市長劉賜貴表示,廈門將以基地為載體,匯集兩岸科技力量,重點建設兩岸新興産業對接基地。爭取到2015年,引進、孵化臺資企業、臺灣學者創業企業500家,新增高新技術或先進製造業産值1000億元以上;吸引臺灣企業或高校院所到廈門設立研發機構50家,吸納或建立10家臺資科技創業風險投資企業;引入臺灣人才培訓機構10家、創新團隊100個、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000名。
  劉賜貴表示,廈門將從2011年開始,每年安排5000萬元以上人民幣,用於對臺科技合作與交流基地建設、人才引進培養、臺資企業自主創新項目;吸引、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發人員到廈門企業兼職、創辦科技型企業和轉化科技成果;鼓勵廈臺兩地合作組建産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和科技擔保公司等。
  與臺灣一水之隔的廈門是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目前已形成了包括高新技術開發區、保稅區、臺商投資區、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等在內的全方位多層次對臺合作格局,為大陸重要對台貿易和臺商投資集聚區之一。(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榕臺直航每週航班高達48架次 創下新紀錄       “海峽兩岸將軍連緣書畫展”在福建長泰開幕      
福安對臺農業合作茶“當家”       海峽兩岸農産品物流城落戶福建漳州      
臺胞在閩投資享受居民待遇       福建修法新增臺胞投資優惠政策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