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發展臺灣特色苗木 漳浦縣赤土致富的“敲門磚”

  時間:2010-05-26 10:47    來源:東南網     
 
 

  東南網-福建日報5月25日訊(陳毅聰 邱耀斌 藍智偉)連續舉辦十一屆的海峽兩岸花博會,有力推動了漳浦縣花卉産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漳浦縣赤土鄉積極對接花博會和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輻射帶動,提出“創建花博會後花園”等發展思路,積極鼓勵農民引種火焰木、香樟等臺灣高優苗木品種,傾力打造萬畝花卉基地。

  據統計,目前該鄉共種植花木1.3萬餘畝,僅今年初以來就新種植面積6000余畝,主要品種有臺灣相思、火焰木、雞冠刺桐、藍花楹、降香黃檀、小葉欖楹、香樟等上百種品種,家家戶戶種植花木,年産值達1.2億元,臺灣特色花木已成為赤土鄉農民發家致富的“發財樹”。

  種植大戶帶頭

  “前段時間我又租了二十幾畝土地,全部種上了從臺灣引進的雞冠刺桐小苗。”苗木種植大戶林加來的苗木基地裏,一簇簇、一串串的雞冠刺桐花競相開放,如雄雞傲立枝頭。近年來,雞冠刺桐和藍花楹等苗木已成當地拳頭産品,銷量在全省都佔有很大份額,每天有十幾車花木銷往重慶、上海、海南等各大城市,産品供不應求。僅林加來種植的雞冠刺桐苗木訂單已排到了九月份,就連許多未出圃的小苗也被客戶預訂了,所以他打算繼續擴大種植規模。

  林加來是赤土鄉第一個引種花卉的農戶,1998年參觀首屆海峽兩岸花博會回來後,他萌發了種植綠化苗的念頭。從三畝地開始種起,逐步擴大規模,如今已經發展到200多畝,每天都有外地客商前來洽談苗木生意。

  據了解,為鼓勵種植大戶做大做強,推動花卉産業朝産業化方向發展,赤土鄉大力加強農村道路、土地整理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土地流轉,形成了花木連片種植的規模。同時,積極引進多家臺資、韓資企業在此落戶,鼓勵農民引種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推廣種植的名優苗木。當地還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種植大戶在引導生産、開拓市場、科技創新、組織銷售等方面的作用,拉動花卉産業的規模化方向發展。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兩岸啟動籌建“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合作研究基地”       兩岸醫藥界臺北共創産業合作商機      
“海交會”期間 臺胞逾三千人次往來榕臺兩地       福州航空港6月起將新增花蓮、澎湖兩條對臺航線      
兩岸合拍客家民情系列片《客從何處來》       閩臺簽訂合作協議 兩岸首次共建地震聯合觀測網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