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兩岸共用平安 第三屆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側記

  時間:2010-03-09 14:22    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     
 
 

  東南網-福建日報3月9日訊(記者 王鳳山 通訊員 王光華)3月8日上午,作為閩都民俗文化節分場的第三屆(福州)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在倉山區下渡陳靖姑故居舉行,兩岸各地共26支臨水宮觀代表隊及信眾1000多人參加了活動。此次文化節主題為“閩臺同謁臨水 兩岸共用平安”,由倉山區委、區政府,福州市臺辦、福州市旅遊局、福州市文化局聯合主辦。

  早上8時,在充滿激情的鑼鼓聲中,形威神俏的舞龍舞獅表演拉開文化節活動的序幕。書法家們則在一旁揮毫潑墨,為群眾書寫陳靖姑平安聯,這些平安聯由倉山區文聯向社會各界徵集而來,深受群眾喜愛,墨跡還沒幹就有不少群眾排隊等候領取。

  9時許,臺灣臺南聖恩佛祖會會員共同集資18萬元捐建的陳靖姑故居牌坊正式落成揭牌。9時30分,隨著莊嚴鼓點的響起,臨水夫人祭祀大典正式開始。20多尊來自兩岸各地的臨水夫人金身在祭祀臺上威嚴而立,祭祀臺四週的儀仗旗迎風獵獵,祭祀大典表演隊伍肅然站立,場面盛大而神聖。鼓聲之後,在悠揚的古樂聲中,司儀官高聲頌揚臨水夫人的功德。祭祀大典按照初獻、宣讀祭文、亞獻、終獻等禮儀進行,祭典的樂舞則以“三獻”為中心,分《迎神》、《初獻》、《亞獻》、《終獻》、《送神》五個樂章(如圖)。

  閩臺兩岸臨水夫人廟宇的26支代表隊500多人,參加了祭祀大典。這些隊伍中,有一支隊伍來自寶島臺灣,由臺灣順天聖母協會(全臺灣200多臨水宮觀為該協會成員)率領9個臨水宮觀負責人組成。最引人注目的是古田順天府(陳靖姑祖廟),這次請出了陳靖姑和劉杞這對夫妻的金身參加進香儀式。

  10時30分,別開生面的陳靖姑民俗體驗活動“請花”儀式正式上演。倉山區計生局組織幾十對新婚夫婦先後參與“請花”儀式。 據介紹,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臨水夫人的誕辰日),新婚未育的女子便前往臨水夫人廟中採一朵供在香案上的花,稱為“請花”,意思是“帶子回家”或祈求“開花結果”。計生局也借此宣傳“男女平等,自然和諧”的婚育新風尚。

  之後,民間文藝展演開始,10多支表演形式各異的民間文藝隊伍在祭祀大典舞臺前輪流匯演。城門鎮林浦安南伬、建新洪塘高蹺、後山宮瑯岐肩頭戲等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文藝表演讓觀眾一飽眼福。隨後,福州市旅遊局分別與臺灣基隆市政府交通旅遊處、臺中市旅遊觀光協會、高雄旅遊觀光協會簽訂閩臺觀光旅遊交流備忘錄。陳靖姑故居管委會分別與臺灣“中華道教協會”、臺灣順天聖母協會分別簽訂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交流備忘錄。

  晚上8時,陳靖姑故居的臨水夫人金身乘坐遊船巡遊閩江,為兩岸民眾祈福。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兩岸首次在閩商談進出口商品檢驗合作       臺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漳州臺商座談企業發展      
兩岸合作暨紡織高峰論壇舉行 探討紡織未來走向       福州市政協先行先試推進與臺灣地方議會交流      
一個臺胞家庭的親身經歷 成為兩岸三通經典縮影       兩岸四地大學生高爾夫球賽落幕 臺高校攬四冠軍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