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廈門概況

  時間:2007-11-15 10:01    來源:台灣網綜合     
 
 


   廈門是中國東南沿海一座美麗的濱海城市,全市面積15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4萬人。這裡環境優美,民風淳樸,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等稱號。廈門是中國十大旅遊城市之一,也是中國接待國際遊輪最多的口岸之一,2002年全市接待旅客達1020萬人,其中境外遊客67.2萬人,旅遊創匯3.65億美元。

  經過二十多年的對外開放,廈門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東南沿海最具活力的中心城市。1980年以來,廈門國內生産總值(GDP)每年以超過18%的速度增長,長期平均增長率高居中國第一。2002年廈門每人平均GDP超過5700美元,居全國前列。在2002年中國城市綜合竟爭力評比中,廈門列第五位,被聯合國列為中國最有發展前途的25個城市之一。

  廈門是海內外客商投資的熱點之一,截止2003年6月,已有來自51個國家和地區的5890個外商投資企業選擇廈門作為在中國事業發展的基地。這其中包括了為數眾多的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也不乏GE、柯達、戴爾、波音、沃爾瑪、ABB、PHILIPS、NEC、TDK這樣的全球知名跨國公司。據統計,世界500強中已有31家在廈門投資了48個項目,投資的行業主要有:電力設備、飛機維修、電子、機械等。外商投資企業是廈門經濟的主要支柱,創造了廈門84%的工業産值、65%的出口和40%的稅收。

  廈門目前已和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展了經貿關係,是中國重要的口岸城市之一。2002年廈門外貿進出口額達151.9億美元。

  這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支撐經濟飛速發展的,是廈門良好的商務環境。

  廈門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擁有地方立法權,是國家計劃單列市,現有象嶼保稅區、3個臺商投資區,還有國家級的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及軟體園區、留學生創業園等等,為投資者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

  廈門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發達,有力地支援和保障了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廈門是上海、香港連線中間的重要樞紐港口,全球20大船公司均在廈門設點,全港累計開闢航線57條,航班密度達每月415個班次,基本覆蓋全球各主要港口,是亞太幹線港之一。2002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達175.44萬標箱,在世界排名進入前40名。廈門空港是華東地區僅次於上海的重要航空樞紐,目前已有34家航空公司在廈經營,開通國內、國際航線124條,其中14條國際客貨航線通往日本、韓國、東南亞、美國,109條國內航線連接中國國內各主要城市。2002年廈門空港吞吐量居全國第10位。

  廈門金融業發達,擁有10家中資商業銀行,13家外資商業銀行的總行、分行或代表處,遍佈全市的600多個金融分支機構可提供各種優質、快捷、週到的金融服務。廈門有7所高等院校和11所中等專業學校,每年可為企業輸送6000名以上各種層次的專業人才。廈門人才庫擁有來自全國各地專業人才11萬;廈門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全國優秀人才到廈門服務的政策。

  廈門主要由省網供電,配供電可靠率達99.99%。日供水能力達105.2萬噸,水質優良,水質達標率達99.9%。廈門現有六座污水處理場,日污水處理能力達50.9萬噸。廈門本地可提供各種工業氣體,全市燃氣普及率84%。

  廈門市政府致力於為客商提供一流的服務,大力推動營造“親商、重商、安商”的社會氛圍,採取積極措施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外商投資項目審批服務中心、工程建設審批服務中心和招商中心是專門為在廈門外商投資企業提供高效率服務的機構。廈門將大力發展電子資訊、化工、機械三大工業支柱産業,依託龍頭企業完善産業配套和延伸産業鏈,同時,力爭成為中國東南沿海最重要的現代服務中心。

  廈門正跨出海島,走向海灣,通過城市空間的擴充,實現産業佈局的調整、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經濟總量的擴張,增強城市的綜合竟爭力。到2010年廈門將基本建成海灣型城市框架,崛起成為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

  海灣型城市的建設為廣大海內外客帶來了無限的投資機會,歡迎您到廈門來。

 
編輯:魏萌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