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今年前5月漳州檢出進口不合格商品貨值逾億美元

  時間:2011-05-31 10:56    來源:福建新聞網     
 
 

  福建新聞網漳州5月30日電 (劉永明 陳海令)2011年前5個月,福建漳州累計檢出進口不合格商品53批次,涉及商品貨值1.10億美元,佔總進口商品貨值的18.03%。其中3批不合格商品獲得漳州檢驗檢疫局品質檢驗證書,成功對外索賠49.46萬美元。

  漳州檢驗檢疫局官員30日告訴記者,進口不合格商品中,機電産品佔了43批次,不合格貨值3494.83萬美元,主要由臺灣地區及日本、美國、歐盟等國家進口。主要不合格項目為電氣防護、機械防護等安全防護措施不符合中國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對此該局均採取督促整改、復驗合格後允許使用處理方式。

  該官員稱,3批對外索賠不合格商品中,1批482.65萬美元的進口煤炭經檢驗發現發熱量等指標低於合同規定,華陽電廠根據該局提供的證書,成功對外索賠31.85萬美元;另1批544.27萬美元的進口煤炭也存在類似不合格問題,企業根據檢驗檢疫品質證書成功索賠14.07萬美元;1批786.80萬美元的進口鐵礦粉含水率高於合同規定,企業根據檢驗檢疫品質證書對外索賠31542美元。

  該官員表示,進口礦産品是漳州最大宗的進口資源性商品,年進口量近400萬噸,主要為動力煤和鐵、錳礦石(粉),其中動力煤主要供臺資企業漳州華陽電廠用於火力發電。

  近年來在國際資源市場處於賣方市場的大環境下,中國內地企業在進口産品品質不合格的索賠談判中往往處於下風。以往進口企業和國外供應商簽訂的合同中,關於品質的條款往往規定以裝貨港第三方檢驗報告為結算依據。為此,漳州檢驗檢疫局指導企業在與國外供應商簽訂合同時將此項條款改成以檢驗檢疫部門的到貨檢驗結果作為依據,並在多次到貨檢驗中樹立了權威,得到了國外供應商的認可。(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第14屆海博會開幕 凸顯兩岸産業對接       “陳靖姑文化節”首次亮相海峽論壇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