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海西《發展規劃》解讀:共建兩岸同胞美好家園

  時間:2011-05-12 14:06    來源:福建日報     
 
 

  核心提示

  建設兩岸合作的平潭綜合實驗區: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開展兩岸區域合作綜合實驗,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兩岸同胞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

  打造低碳智慧宜居島

  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平潭存在哪些優勢,它的建設目標是什麼?

  平潭是一個海島,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畫最新最美的畫卷。福建省發改委負責人認為:平潭東臨臺灣海峽,距離臺灣新竹僅68海裏,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海島;平潭主島面積324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開發空間廣闊,主島海壇島南北長29公里、東西寬19公里,可供建設用地面積160平方公里;平潭海岸線資源豐富,海岸線總長408公里,可供開發岸線資源約22.1公里,擁有眾多避風條件良好的港灣和深水岸線,多處岸線具備建設大型港口的條件;旅遊資源豐富,海濱沙灘總長70公里,素有“海濱沙灘甲天下,海蝕地貌冠全球”之美譽,擁有石牌洋、壇南灣、海灘天神等8處國家一級景點。

  該負責人介紹,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的基本思路,就是順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勢,以兩岸同胞為主體,以合作融合為目標,充分發揮平潭近臺區位優勢,實施特殊靈活的對臺政策措施,突出平潭綜合實驗區先行先試、試驗示範功能,推進兩岸更緊密合作,創新體制機制,凸顯平潭綜合實驗區在兩岸交流合作和對外開放中的先行先試作用,把平潭建設成為“兩岸同胞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示範區、兩岸共同生活家園示範宜居區以及海峽西岸科學發展的先導區。

  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員吳能遠認為,一定要發揮平潭作為先行先試“試驗田”的功能,把中央賦予的政策用活用足,做足對臺交流文章,把這裡真正打造成兩岸同胞全面融合的共同家園;同時,探索出加快轉變、科學發展的先行先試區,對海西發展有一定示範作用。

  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前景如何,又將建成一個什麼樣的實驗區?

  “平潭納入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海西發展規劃又專門辟出章節介紹平潭開放開發,平潭開放開發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發展前景廣闊。”平潭綜合實驗區負責人介紹,平潭綜合實驗區成立以來,國家各部委密集調研平潭,海關總署、財政部等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援平潭開發建設;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舉全省之力來推進平潭的開放開發,省發改委、省國土廳、省財政廳等20多個部門出臺了支援平潭綜合實驗區的相關政策舉措。

  據該負責人介紹,到2015年,平潭加快開放開發的基礎條件基本完備;高端産業發展邁出步伐,新興城市框架初步形成;開放開發體制基本建立,全方位開放格局初步形成;對臺經濟、文化、社會各領域交流合作更加緊密,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功能更加凸顯。到2020年,特色産業體系基本形成,成為福建的新增長區域;與臺灣地區經濟全面對接、文化深度交流、社會融合發展初步基本實現,兩岸同胞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初步建成。

  “在整個發展的佈局思路中,我們有四個關鍵詞,第一是生態,第二是低碳,第三是智慧,第四是開放。”該負責人説,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提出,要將平潭建設成為兩岸合作、面向世界的“開放活力島”,設施完善、功能配套的“國際旅遊島”,知識密集、資訊發達的“科技智慧島”,環境優美、生活舒適的“生態宜居島”。

  走出一條發展新路

  建設綜合實驗區,是一條沒人走過的發展道路,沒有經驗可以借鑒,那麼如何落實、推進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福建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解讀《海西發展規劃》時介紹,福建省將統籌規劃,高標準推進平潭綜合實驗區開發建設。

  高起點、高標準、高水準做好《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規劃》。根據總體發展規劃,形成合理空間開發格局,實行組團推進、分時序開發建設,逐步構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補、協調發展的開發格局,全面推進中心商務區、港口經貿區、高新技術産業區、科技研發區、文化教育區、旅遊休閒區等建設。

  超常規、高標準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構架起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按“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速度推動”的要求,全面啟動公路、鐵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跨海二橋復橋、長平高速、平潭海峽北通道、環島公路建設;全面推進合(肥)福(州)高鐵平潭上島延伸線,力爭在近期內把平潭建成全國高速公路體系和高速鐵路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加快建設兩岸高速客貨滾裝碼頭,開闢至臺灣海上快捷客貨滾裝航線;加快實施調水工程,高標準建設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等。

  強化産業支撐。推動以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特色産業體系建設,重點發展電子資訊、高端機械裝備等産業,建設兩岸高新技術産業基地;積極發展精緻農漁業、海産品深加工、海洋生物科技、特色船舶修造等現代海洋産業;優先發展觀光旅遊和休閒旅遊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文化創意、金融等服務業。

  構建宜居環境。大力實施植樹造林,全力構築防護林體系,加快防洪排澇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綜合防災體系,加強海域生態保護與建設;高標準推進城市建設,高水準統籌規劃建設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養老等設施,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打造特色鮮明、設施先進、生態優美、生活舒適的現代化海島城市。

  平潭綜合實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基礎設施、産業體系建設等之外,實驗區還將創新體制機制,積極開展經濟、社會、行政等體制改革,先行實驗一些重大改革措施,逐步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有利於開放開發的體制機制。

  積極探索“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兩岸合作新模式。成立由兩岸産業團體、企業社團和專家學者等各界人士組成的“促進平潭開放開發顧問團”,讓兩岸專家、學者等積極參與平潭開放開發;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吸引臺灣中小企業、各大財團前來考察、投資,參與平潭開放開發建設;開展制定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兩岸合作辦學、引進高層次人才等優惠政策工作,拓展兩岸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先行先試,探索新的管理機制。實驗區遵循“精簡、統一、高效”的原則,設立若干職能部門,實行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體制及運作機制。去年,實驗區先期設置平潭綜合實驗區辦公室、經濟發展局、環境與國土資源局、交通與建設局等4個正處級工作機構,同時,成立財政金融、政法、對臺政策研究等3個工作領導小組,以及金井灣組團、嵐城組團、幸福洋組團、壇南灣組團、澳前組團等5個組團建設指揮部。下一步,實驗區將繼續完善管委會內設機構,爭取儘快設立區公安局、社會事業局、對臺交流局等機構。

  創新投融資體制。組建實驗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國有投資公司、交通發展投資公司和鼎新公司,搭建投融資平臺;積極引進國內外金融機構設立經營機構和地方性股份制銀行;鼓勵利用融資租賃、信託平臺、保險資金、民間資金和其他創業投資、戰略投資、境外人民幣債券發行等融資方式支援平潭開發建設;加強與央屬大企業合作,與中水、中交、中建、中冶等集團簽訂建設合同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採取代建、BT、股份合作等運作方式。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簽約總金額逾5億       海峽藝博會:臺灣文化創意産業開拓大陸市場平臺      
海交會將打造兩岸採購大平臺       第十三屆海交會下周開幕 臺商參展意願大增      
福州推動多項突破擴大赴馬祖、澎湖遊規模       福州海關推出"誠信擔保、自動放行"便捷通關新舉措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