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廈門十二五規劃草案出爐 對接臺灣“慢活”旅遊

  時間:2011-02-28 15:42    來源:東南網     
 
 

  廈門“十二五”規劃草案出爐

  在廈臺胞眼中的“廈門未來時”

  廈門“十二五”規劃草案于日前出爐,在鷺島工作生活的臺商、臺胞,在密切關注今後五年廈門要怎麼發展,同時也在關注相關行業的發展動向。他們認為,廈門發展了,在廈臺商才能共蒙其利,臺胞在廈門的工作生活,才能越來越便利。於是,咱們透過臺胞的視角,一起來看看他們期待的“廈門未來時”。

  旅遊:對接臺灣“慢活”旅遊形態

  在對臺旅遊合作上,廈門一直處於先行先試的地位,如今,廈門要爭取“個人遊”,臺灣旅遊業者自然高度關注。

  三菱旅行社總經理周惠全,是“小三通”的見證者,她説,兩岸旅遊業者都希望“小三通”能由過去交通要道的定位轉變為旅遊的“黃金線路”。倘若廈門能夠爭取到“個人遊”,無疑將會給兩岸旅遊業者帶來極大的商機,業內人士更是樂觀其成。但是,周惠全也指出,行李雙向直挂的問題希望可以儘快得到解決,“如果‘小三通’今後的定位是旅遊要道,那對於消費者來説,自然不希望要拖著大箱子小箱子,越輕鬆越能夠吸引更多的遊客往來。”

  她説,現代人的旅遊認識正在改變,渴望獲得的自主性和選擇性在不斷提升。廈門是一個“慢活”代表城市,但如今跟團旅遊的方式讓人很難體會廈門自在的生活。“假如有一些背包客族群只是想在鼓浪嶼享受幾日寧靜,或者有些佛教徒只是想到南普陀朝聖,或者有些人想感受廈門的美食之旅,深入體驗這裡的風土人情,跟團的話他們就要遷就其他人的想法。”周惠全計劃在今年推出的“鐵路自由行”活動,就是以“慢活”的旅遊方式,將閩臺兩地的鐵路和“小三通”結合起來,但這必須建立在廈門能夠爭取到赴臺“個人遊”的前提下。“廈門作為福建動車線路的樞紐,同時又是大陸對臺旅遊重要的窗口,將會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新材料:順勢而上提速“全球化”

  素有“鎢鋼大王”美譽的臺商廖萬隆,在廈門投資已超過二十載。在談及廈門“十二五”規劃草案時,他非常激動地説:“廈門找對了新材料産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廖萬隆指出,目前大陸的新材料産業發展遇到瓶頸,廈門能在“十二五”規劃草案中提出打造新材料研究院和産業化基地這一目標,是非常明智而且卓有遠見的。他認為,新材料産業必須與國際接軌,大力引進高級人才、高新技術、高端設備,提高産業實力,降低産品的人工成本,提升産品品質,才能做出世界一流的高端産品。

  “從事鎢鋼産業,我對這個行業在技術、人才方面的競爭之激烈深有感觸。早在三年前,我們就開始佈局産業發展,朝著將企業做得‘更大更強’的方向穩健邁進。”據廖萬隆透露,春保鎢鋼集團去年底已經啟動規劃,希望能借助打造新材料産業基地這一歷史契機,乘風直上,加強與全球業內頂尖企業的交流,提升産業高度。

  農牧:精緻農業讓農民也升級

  “臺農”,是廈門農牧業界響噹噹的一個名字。

  近年來,臺農致力於發展休閒農業,並初見成效。從乳業到旅遊,對臺農來説,這也是一種産業升級,但臺農人遠不滿足於此。“我們希望,把臺灣休閒農業的模式嫁接到廈門。”聽聞將休閒農業也列入廈門“十二五”草案,廈門臺農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臺商二代吳健福有話要説。

  吳健福提到,集美的悅神休閒農莊,已經初步引入了“策劃團隊”的臺灣管理模式。今年下半年,臺農也將對自己的休閒農莊進一步升級,把“臺灣經驗”全面導入臺農休閒農莊,或是引入臺灣的管理團隊,或是進行人員培訓,從而提升旅遊品質,吸納閩南地區客源到農莊“一日遊”。

  “臺灣有先進的精緻農業發展經驗,下一個五年,廈門休閒農業如果能夠導入臺灣經驗,定會迎來農業的全面升級。”吳健福興奮地説。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福建平潭打造“臺灣民眾的第二生活圈”       泉州臺資企業去年新增31家 ECFA促成質變      
2011年首月福建對台貿易實現“開門紅”       閩2015年海洋經濟總值將達7300億元      
送千名員工赴東莞提前培訓 閩助力臺資大項目落戶       大陸首個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在閩加快建設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