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福建東山:堵疏並舉讓環保與經濟發展同步雙贏

  時間:2011-02-18 17:11    來源:新華網福建頻道     
 
 

  新華網福州2月18日電(謝漢傑)福建省東山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處理好經濟與環保的關係,轉變發展方式,實現海洋環保與經濟發展同步雙贏的可喜成效。

  2月15日,廣東汕頭市一個54人的旅行團到東山島遊覽,遊客們對潔白如玉的海灘,優美溫柔的海灣,清澈透明的海水,鬱鬱蒼蒼的"綠色長城"讚不絕口。曾多次帶客到東山的導遊員陳玉芳説,5年前這裡的海灣可不是這樣,而是又臟又亂………

  東山是福建第二、全國第六大島,海岸長達141公里,一個個海灣綿延相接,獨具南國海濱風光特色。然而,過去的十幾年間,人多地少、靠海吃海的島上農漁民,出現盲目追求生産數量和發展規模,亂佔海灣、海灘、海岸搞水産養殖,亂佔岸線搞搭蓋,亂排污水、亂倒生活垃圾下海等問題,導致重點養殖水域水質受到污染。

  東山縣海洋與漁業局局長盛明木説:"海洋環保與經濟發展是一對辯證統一的矛盾"。2008年初,該縣作出了建設"海洋經濟強縣",為建設"國際旅遊海島"提供財力支撐的決策。並經過多方探索實踐,建立機制,堵疏並舉,解決這一矛盾。

  為了尋求經濟與環保的最佳結合點,東山縣創建一套規範的整治長效機制,請來國際頂尖規劃機構,精心編制《東山島發展戰略規劃》、《建設國際旅遊海島行動計劃》等,並用法規明確下來。據介紹,近年來該縣相繼發佈了"禁沙令"、"禁石令"、開展"三灣"整治等的文件,關閉了135個採石場、採砂場。把全島工業用地控制在9000畝以內,佔總建設用地面積13.8%以下。在北面規劃開闢1500畝水産品精深加工區,引導企業集中生産,方便污染治理。

  該縣還出臺了規範"三灣"大排檔的管理制度,對違章搭蓋進行專項整治,並引進外商,高品位規劃和建設一批海濱特色小吃、海鮮館等,以優惠條件讓附近村民招租或承包經營,使海灣面貌煥然一新。該縣還建立海灣、漁港保潔機制,沿海7個鎮30多個行政村建立47支環保隊伍,共有專職清潔人員253人。

  "開展海洋環境標本兼治,雖然在短期內可能對部分漁民的利益造成影響,但從長遠的發展角度考慮,海洋生態環境變好了,受益的還是群眾。"2月15日,當地水産養殖大戶沈阿生高興地説。2009年9月,他利用養殖場受清理的42萬元補助款和25萬元貸款,將養殖場從原來的馬鑾灣遷移到現在的金鑾灣海域。雖然養殖面積由過去135畝減少為85畝,但由於水質變好,養殖的成本下降,魚、貝和鮑魚長的更快,品質也提升了,價格也隨著漲高,去年純收益達30萬多元,收入比提高了20%以上。

  如今的東山島,再現了"天藍水碧海灣美,沙白林綠島礁奇"的景象,緊緊地吸引著中外遊客的眼球。2010年,該縣共接待境內外遊客161.14萬人次,旅遊收入6.2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5%和增長26.7%。今年春節黃金周接待遊客、旅遊收入分別比增25.3%和37.5%,創歷史新高。(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1月份福建CPI同比漲4.2% 環比漲1.2%       泉州口岸新年迎“新客” 南非鉻礦“試水”肖厝港      
廈門港"十二五"規劃出臺:"環兩灣轄十區"貨運吞吐2億噸       1月份福建省房地産投資增長57.2%      
1月份福建完成交通建設投資65多億元       福州經銷商節後促銷助力銷量回歸“春天裏”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