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閩漳平海西先行區建設 推動創業園區發展

  時間:2010-11-22 15:30    來源:福建日報     
 
 

  日前,在漳平永福一家高山茶包裝精製廠內,十幾雙眼睛盯著一台方型機器,一會兒,機器的A槽吐出了一個個圓圓的茶葉顆粒;B槽吐出了一根根茶梗。看到這神奇的一幕,現場立即掌聲四起。

  “這臺300多萬元的電子選梗機的實驗成功,是茶葉界的一大革新,每小時可製作、包裝成品茶150公斤以上,突破了以往人工式費時費力的傳統製作, 大大縮短了茶葉製造加工過程,科技讓我們嘗到了甜頭。”在當地投資的臺商李志鴻説。

  近年來,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通過創新機制,積極搭建科技合作平臺,著力引導擁有關鍵農業技術的臺灣高素質農民、農民組織和農業企業前來合作投資創業,在推進“海峽兩岸科技産業合作基地”先行區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漳平地處我省西南部。隨著雙永、永漳高速公路的建設,漳平將融入閩南沿海發達地區“1小時經濟圈”。同時,豐富的土地、勞動力等資源以及大陸巨大的市場,彌補了臺灣農業發展的諸多不足,加上良好的氣候、相同的語言、習俗等,漳平成為臺商投資興業的寶地。2008年2月,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成功升格為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吸引了臺灣更多人才、技術往園區匯集。目前,已有49家臺資企業落戶園區,400多位臺商常住漳平。

  臺資企業、技術人才的大量涌入,帶來了臺灣農業的科學種植、精深加工等技術。如何吸收、運用臺灣精緻農業的成功經驗更好地造福臺商和當地群眾呢?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抓住“海峽兩岸科技産業合作基地”先行區建設的契機,努力搭建科技平臺,促進科技産業對接:

  創辦海峽茶葉研究所,每年開展一至兩次的兩岸科技産業技術交流、現場觀摩會及資訊交流等活動,在資訊資源平臺上實現共用;成立臺灣良種種苗引進與繁育中心,引進臺灣優新茶葉、花卉、蔬菜、水果等品種進行試驗、示範,並將合適的品種進行繁育與推廣,為廣大民眾提供優質種苗;成立三農科技服務中心,突出引進技術密集型、精緻高優型、綠色環保型的臺灣農業“五新技術”;建立海峽評茶師、茶藝師等專業技能培訓基地及茶文化交流中心,邀請臺灣部分大專院校、研究所以及一大批專家學者到園區參訪指導,為創業園現代農業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創業園已經引進臺灣優良農産品品種18個,引進專利技術6項,先進設備16項,實現臺灣資金、品種、科技、管理與漳平優勢資源的整合。得益於這些合作的成果,長期粗放經營的永福當地農民也開始採用自動噴灌技術,用上了臺灣制茶設備,組建了當地茶葉、花卉、蔬菜等7家産銷專業合作社。目前,創業園正大步朝著投資臺商個體1000人、臺資企業100家、高山茶10萬畝、總投資10億元、年産值10億元的近期目標邁進。創業園將逐步發展成為高技術特徵明顯、産業和人才集聚度高、持續創新能力強、公共服務完善的海峽兩岸科技産業合作的重要基地。(記者 張傑 通訊員 陳振如)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兩岸農博會觀察:ECFA助推兩岸農業交流合作       第八屆兩岸及港澳工程師(廈門)論壇今日舉行      
漳州食用菌遠銷海內外 中國蘑菇節收穫20億訂單       臺灣農産品亮相農博會花博會 人氣超高(組圖)      
ECFA主題展區成農博會花博會新增亮點(組圖)       農博會花博會今日開幕 突出兩岸農業科技交流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