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全國科技盛會對接328個項目助力福建跨越發展

  時間:2010-10-29 10:56    來源:福建日報     
 
 

  秋風送爽。11月1日至3日,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將在福州舉行。記者從省發改委“618”組委會辦公室了解到,借助中國科協年會的召開,福建省將對接328個科技項目,其中合同和協議項目277項,有30多個代表性項目將在年會上現場簽約。

  全國科技盛會何以帶來海西項目盛宴?

  找項目

  “618”團隊“尋寶”中科協

  “沒想到福建方面第一時間來拜訪我們的,竟是發改委組織項目對接的同志。” 正在考慮如何組織參與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的中國核學會副秘書長劉長欣,對登門拜訪的福建“618”小分隊頗感意外。6月下旬驕陽似火,在首都北京,一支來自福建的“618”小分隊的身影穿梭中國科協各學會之間。

  中國科協年會是我國科技界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跨學科盛會,參會人數達6000多人。本屆年會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新”為主題,並體現“為舉辦地服務”的宗旨。中國科技學術精英集聚海西,這是福建對接智力和項目資源,借智跨越的一次重大機遇。

  省委、省政府對年會在福建舉辦高度重視,提出要精心籌備,並借助全國院士專家智慧和團隊力量,積極籌劃舉辦院士專家項目對接會,為我省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服務。

  科技項目對接,“618”當仁不讓。全省“618”工作團隊主動作為,剛忙完第八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顧不上休息,就馬上與相關部門聯繫,根據我省産業發展現狀和轉型升級需求,擬定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對接活動方案,並梳理了福建産業共性和企業個性化的技術需求。隨後,迅速組織小分隊赴京,開展項目“尋寶”。

  “尋寶隊”在中國科協等機構的幫助下,用熱情與真誠敲開了一個個學會和專家辦公室的大門。充分溝通、熱情邀請,雙方感情逐步融洽,理念漸趨一致。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領導興奮地表示,他們負責承辦的中國生物産業大會,今後可借“618”平臺,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轉移和成果産業化活動。

  “尋寶之旅”行程尚不足一半,“福建有支隊伍在拜訪各協會徵集項目”的消息,就已在中國科協的各學會間傳開。“尋寶隊”興奮地發現,隨後的接待更加熱情了,收穫也更加豐富了。

  “尋寶隊”數次赴京,先後拜訪了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海洋學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等23個國家級學會,徵集了電子資訊、生物醫藥、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等領域1000多項的項目資源。

  忙對接

  院士專家激情服務舉辦地

  真誠感動院士專家,中國科協年會緊鑼密鼓籌辦之際,許多院士專家的目光已提前投向福建。“618”組委會辦公室專門制定了院士專家項目對接會工作方案,省市有關部門全力開展項目對接。

  中國科協對福建省的舉動給予充分的肯定與支援。從8月中旬起,先後組織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電子學會等18個全國性學會100多名專家學者來閩,設立12個專題調研項目,圍繞我省十四個重點産業“十二五”期間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進行調研。不少院士專家推辭了許多會議和活動,精心準備調研方案,對企業進行細緻的技術診斷。

  省發改委、省科協、省經貿委等省直有關部門和各設區市精心策劃,組織專家與我省企業開展20多場項目對接和座談會。在八閩大地,院士專家與企業家們激情牽手,上演了一場共謀項目對接落地的大戲,成為我省“大幹150天,打好五大戰役”,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中的動人風景。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朱森第、柳百成等五位著名專家組成的調研小組,先後於8月底、9月底兩次來閩,加班加點考察了工程機械及其液壓件、工業機器人等領域近40家企業,對福建裝備製造業發展提出了許多重要建議。其間,福建省機械聯合會與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專家形成了就福建裝備製造業規劃、重大專項技術引進等方面進行戰略合作的意向。福建萬鼎硅鋼集團也在專家指導下,與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達成了共同研發高效節能電機的合作意向。

  9月12日,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理事長、研究員黃平濤為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炳炎、沈聞孫等組成的院士專家組,深入馬尾造船廠、東南船廠等考察調研,就福建船舶工業“十二五”規劃的思路,及如何建立省級技術研發平臺等問題進行診斷和指導。在專家推動下,福建省冠海造船工業公司與江蘇科技大學關於建立國內先進現代造船模式的合作項目,將在本次科協年會期間正式簽訂協議。

  10月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陳宗懋,率中國茶葉協會專家組一行四人深入安溪鐵觀音生産基地,就茶葉品質安全與可持續發展課題開展調研。經過深入溝通,陳院士的研究團隊將與安溪鐵觀音集團達成“生態茶園病蟲害防控項目”合作協議。

  促跨越

  項目成果加速升級轉化

  由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被稱作“中國肝膽外科之父”的吳孟超院士牽線,第二軍醫大學與福建醫科大學對接的戰略合作項目,將在此次科協年會上正式簽訂協議。該項目擬共建福建醫科大學附屬肝膽醫院及肝病研究院,利用吳院士及其團隊的先進技術,為福建建設一所高起點、高水準的肝病防治與新技術研發機構,提升福建肝病學術水準,打造福建醫學品牌學科。

  8月初,省發改委下發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加大服務力度,推動歷屆“618”已對接的院士專家項目升級和落地轉化,促進更多新的項目成果對接。

  乘著科協年會的東風,莊松林院士與文創太陽能(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開發、姚穆院士團隊與福建正和竹紡有限公司合作的竹原纖維開發與應用等一批初步接洽的院士項目,升格為協議、合同項目,有望儘快落地開工建設。

  院士項目落地轉化工作的提速,産生良好的示範效應,福建産業發展得到更加有力的項目、技術支撐。一批前沿技術項目將成功對接:泉州市天龍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的粘膠化纖生産廢氣治理與回收、福建宏遠集團有限公司的再生纖維素纖維新溶劑法用離子液體的合成及回收技術、莆田中涵機動力有限公司的噴油嘴高精密鐳射打孔裝備;一個個平臺合作項目陸續達成合作意向:龍岩市與中國稀土學會將建立産學研長效合作機制,莆田市與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將共建中國鞋業研發中心,三明市與中國生物工程協會將在以往合作的基礎上簽訂生物醫藥産業全面合作協議;我省還與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海洋學會等20多個國家級學會建立了長期聯繫的通道,充實“618”持續發展的項目和智力寶庫……

  即將在我省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將成為我省吸引人才、吸引項目、推動自主創新的重要平臺;借智跨越,又好又多的項目將落戶海西,為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發揮促進作用,有力地推動我省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本報記者 王永珍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廈門高集海堤開口改造工程啟動       原生態高山茶文化創意産業園在福建大田奠基      
泉州臺商投資區“五大戰役”成果顯著       福建泉州船廠將填補福建沿海修造船空白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