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漳州:科技成為加快産業發展的“助推器”

  時間:2010-10-29 10:56    來源:福建日報     
 
 

  連日來,位於漳州雲霄縣下河鄉工業集中區的漳州市東林電子有限公司組裝車間一遍繁忙景象,每天都有近百名工人忙著組裝各式各樣的節能燈配件,趕制訂單。

  該公司負責人林秀水對記者説:“這段時間幾乎天天都得趕制五、六個集裝箱出口,公司有80%節能燈出口美國、歐盟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雖然公司在雲霄投産時間並不長,但産值年年大幅攀升,2008年成立當年産值就達近兩千萬元,2009年産值就超億元,預計今年産值將達三至四億元。”

  “漳州東林其實上是廈門東林的延伸,它主要依託廈門東林獨特的技術研發優勢,以其創新的新型整燈設備及自動化燈管生産流水線來發展自己。”2008年3月,漳州市東林電子有限公司由廈門東林電子有限公司和雲霄縣中光投資有限公司合資創辦,企業註冊資金4070萬元,計劃總投資2億元人民幣,是一家集研發、生産、銷售于一體,生産高效電子節能燈綠色照明企業,主要産品有“螢火蟲”、“東林”和“FIREFLY”等專有技術品牌節能燈。

  林秀水説,漳州東林將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在下河工業集中區租用通用廠房3萬平方米,月産能可達1000萬隻電子節能燈整燈;第二期在雲霄縣下河鄉工業集中區徵用土地250畝,擬建設高起點、高標準的環保節能電子産品生産廠房,總建築面積為7萬平方米,將建成一個以産品開發生産、原材料物流、市場銷售的電子節能産品基地。整個廠區建成可達到年産1.2億隻電子節能燈整燈産能,可形成年銷售15億元,利稅1.6億元。

  漳州東林這一大手筆,不僅對企業本身起到大發展,更彰顯出科技對一個縣、對一個地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起到深遠影響。

  雲霄縣民間經濟歷來活躍,積累了雄厚的資金,可謂藏富於民。2006年底,雲霄全縣僅在縣內的居民存款額就高達46億元,而在外地的存款將大大高於這個數字。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或沉睡在銀行或游離本地的民間資金基本上長期處於“休眠”狀態。雖然2007年之前,在雲霄對外招商引資一浪高過一浪,而民資卻一直波瀾不驚。“一定要撬動縣內民資這塊板結的土壤,民間資金激活之日,就是雲霄縣經濟騰飛之時!”這,突破口就選擇在將民資導入于大辦節能光電工業上。

  光電産業是國家導向的科技新興産業。從市場來看,歐盟現在節能燈使用比例只有10%,美國只有5%,中國還達不到1%,而節能燈比普通的白熾燈節能80%以上、比熒光燈節能35%以上,必將成為未來最廣泛使用的照明産品。

  “雲霄的節能光電企業再發展一兩百家,也不用擔心産品銷路問題,相反,形成規模集群以後,可以降低成本,市場競爭力更強,産品可以賣得更好!”業內人士分析説。

  密集的鼓點催人奮進。在全社會的積極配合下,短短幾個月時間,雲霄就籌集了超過10個億的民間資金投入到發展節能光電産業中。

  至今年6月底,雲霄縣共引辦光電企業78家,投産34家,總投資86億元,預計今年全縣光電産業産值可達25億元。目前雲霄已擁有大晶、鑫光源、恒禧等30多家生産LED企業,年可實現産值10億元以上。

  下一階段,雲霄縣將節能光電科技産業園建設成為海峽西岸重要光電産業園區、承接臺灣光電産業轉移的重要基地和吸引臺灣科研機構、科技人才進駐的創新平臺,力爭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引進光電企業300家以上,實現産值100億元以上。

  標準化讓傳統産業升級

  走進位於漳浦馬口的漳州市星運園藝有限公司盆栽出口基地,眼前一盆盆鬱鬱蔥蔥盆栽榕樹,無論從高度,盆景大小、色澤都基本一致,像是閱兵儀式上的整齊隊伍。

  星運園藝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專門出口花卉産品的公司,主要銷往歐洲以及韓國、日本等地,每年出口創匯200萬美元左右。“現在花卉出口與以往相比,不僅要是按訂單栽培,而且運輸過程技術含量高,這樣花卉出口才能保質保量保鮮,才能創匯。”該公司總經理黃志龍坦言。

  黃志龍做榕樹盆景銷售十幾年,雖然以“公司+農戶”形式,向花農購收,過去花農種成啥樣,他就要啥樣,就賣啥樣;可現在一切都變了,要種成啥模樣、肥料用多少,都得按著國外訂單要求來。他説,這榕樹盆景已經像工業零件一樣,進入全球花卉産業的流水線,必須統一經過脫土、無土培育等嚴格工序,連葉片數量都要完全一致,才能送出國門。

  “遠距離運送榕樹盆景要有一定技術,主要是保證新鮮度。”黃志龍説:“一是通過光照裝置,讓集裝箱內保持恒溫;二是逐步降溫過程。讓處於較高溫度的榕樹盆景先到溫度稍低的地方培植一定時間後,再到與集裝箱內溫度相當地方培植,之後再裝配到集裝箱,這樣即使長時間輸送,也會保持新鮮度。”

  將工業標準化生産模式應用到傳統的花卉種植上,生産出外觀幾乎完全相同的花卉,迅速打開國際花卉市場。在龍海,許多花農利用花卉總控系統,掌握花卉灌溉、施肥的時間,實現了精確控制花卉生長中的所有數據,逐步脫離傳統農業做法,進入工業標準化培育種植,使産品不斷轉型升級,符合出口歐盟標準。花農老陳説,標準化的生産給他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2畝花田,過去一年的收入是4萬元左右。現在,實行標準化生産,每年能給他帶來10萬元收入。

  花卉産業是高附加值和高科技産業,漳州努力做大做強這一優勢特色産業,形成了水仙花、蘭花、榕樹盆景、仙人掌類植物、棕櫚科植物、蔭生觀葉植物等六大類特色産品,是我省最主要的花卉種植基地和集散地。有100多個花卉品種暢銷荷蘭、韓國、日本、新加坡、泰國、西班牙、加拿大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百里花卉走廊、東南花都、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等亮麗的名片。

  在科技支撐方面,漳州市以産業化龍頭企業為載體,鼓勵和支援創新與自主研發,用工業的標準化模式做強花卉産業。在日出農業、閩南花卉、星運園藝等一批産業化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下,2009年漳州全市花卉種植面積達6039公頃,銷售額達16.5億元,出口額達2476.6萬美元,出口占全省份額76.2%、全國份額13.6%,開拓國際新市場戰略取得成效,出口品種向高附加值逐步轉變,種植結構趨於合理,特色品種得到迅猛發展,花卉企業和花農持續增加,集約化程度明顯提高。

  科研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大閩食品(漳 州)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速溶茶生産企業之一。走進該公司大廳,迎面就是“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幾個醒目大字。

  接待記者採訪的是一位留美博士,現任該公司研發中心經理鬱軍。2006年大閩公司被國家人事部批准為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鬱軍作為公司引進的第一位博士後,大閩公司成了他發揮才幹的舞臺。如今,鬱軍有5項農業深加工發明專利在申報中。

  鬱軍説,大閩公司通過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目的在於進一步拓展高級人才引進渠道,促進科技成果産業化,從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還有利於充分發揮高校與企業互動,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核心,以經濟效益促進校企合作。

  據了解,大閩研發中心多年來一直開展農産品深加工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特別是速溶茶、茶飲料加工技術研究,先後承擔了多項國家和省市的科研項目並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現有專職科研人員81名,其中博士8名、碩士13名,同時還聘請了在茶學、食品領域有知名度的4名專家(教授、博導)擔任技術顧問,在研究開發中,還積極與高校和研究所進行合作,長期以來與福建農林大學、江南大學、浙江大學、安徽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福建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有著緊密的合作。

  進入博士後工作站的博士後已經申請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開發了8支新産品,還主持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甜菊糖的生産新工藝及酶法改性甜菊糖的研究”和成功實現“非代謝性甜味劑羅漢果甜甙的提取工藝與産業化”成果在公司內部的轉化。

  在科研人員共同努力下,大閩公司已具備年産速溶茶粉及各種植物提取物9000噸、濃縮液10000噸的能力,為全球最大的速溶茶生産企業之一,每年消耗低檔茶葉4萬多噸,其産銷量佔據中國市場近70%的份額,囊括了國際茶飲料市場産銷前10名的企業,産品已銷往歐美、日本、東南亞等43個國家。

  先後獲得“福建省創新技術中心”、“高新技術企業”、“福建省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福建省名牌産品”、“福建省著名商標”、“中國食品安全示範單位”、“中國茶葉行業百強”、“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榮譽。大閩公司還通過了ISO14001、ISO9000、HACCP、猶太教認證、伊斯蘭教認證、國際有機茶加工等認證。(記者 何祖謀)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廈門高集海堤開口改造工程啟動       原生態高山茶文化創意産業園在福建大田奠基      
泉州臺商投資區“五大戰役”成果顯著       福建泉州船廠將填補福建沿海修造船空白      
龍岩組建海峽客家旅遊公司 推進旅遊資源整合       臺灣遊艇産業看上廈門 製造和消費都有大空間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