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海峽西岸經濟區港口發展步入跨省時代

  時間:2010-08-30 14:14    來源:新華社     
 
 

  29日在此間舉行的第六屆泛珠論壇上,福建省政府與江西省政府簽署了《關於加強閩贛兩省海西港口經濟合作的框架協議》,江西將在福建沿海構建江西省海西進出口基地,海西經濟區港口發展注入新力量,也標誌著海西經濟區港口發展將步入跨省時代。

  根據閩贛簽署的協議,雙方將共同支援由江西省鐵路投資集團公司牽頭,江西省冶金、化工、能源、物流等有關企業組成投資團隊在福建投資經營港口項目,構建江西省海西進出口基地(飛地港);由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公司牽頭,福建省港口、商貿、物流等有關企業組成投資團隊在江西投資經營港口攬貨與物流基地(陸地港)。

  目前雙方初步達成3個實質性項目:江西省投資方控股福建中原港務有限公司,構建石化進出口基地,新公司近期將組建註冊;江西省投資方參股福建江陰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構建集裝箱進出口基地,力爭今年年底前完成公司重組;江西省投資經營福建湄洲灣港東吳港區深水泊位,構建幹散貨物進出口基地。

  為支援港口發展,雙方在鐵路、公路的配套上也達成了協議。雙方將加快推進閩贛跨省鐵路項目建設與前期工作,研究與實施促進閩贛跨省鐵路運輸和海鐵聯運發展的政策措施。雙方還將共同爭取將福建湄洲灣經江西至重慶高速公路調整列入國家高速公路網,將福建省道309線與江西省道325線等調整列為國家公路網。

  閩贛兩省政府還在提高通關效率方面予以配合。從2010年9月15日起,實施跨省區不同關、檢區間進出口貨物直通放行和區域通關模式。

  福建省省長黃小晶表示,海西經濟區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都已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閩贛海西港口經濟合作,將充分發揮福建出海港口和江西腹地資源對接優勢,加強閩贛産業對接,促進兩省互利共贏。

  作為全國海岸線最長的省份,福建省一直在整合港口資源,期望將港口做大做強。然而,福建港口實力跟鄰近沿海省份相比還是偏弱,福建港口向北面臨寧波港衝擊,向南面臨深圳港競爭,內陸很多省份貨物進出口偏向這兩大港口。

  去年5月,以福建為主體的海西經濟區戰略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位於臺灣海峽西岸的福建港口發展更是迫在眉睫。“建設海西經濟區,福建未來發展最大的優勢就在港口。福建有最豐富的港口資源,福建要對港口資源進行科學、高起點規劃。”福建省副省長李川説。

  去年,福建省還通過了《港口體制一體化整合總體方案》,將通過港口資源、體制一體化整合,在海西經濟區北部、中部、南部打造福州、湄洲灣、廈門三大港口,走一條海西特色的大港口發展之路。

  “福建港口不僅要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還要發揮優勢,使長三角、珠三角與海西經濟區經濟有效融合,通過港口,串為一體。福建港口還要為內陸省份的出口、開放提供服務。海西經濟區內的港口發展起來,東部沿海才會形成完整的港口佈局。”李川説。

  為此,李川多次帶隊到江西、湖南等內陸省市推介福建港口,尋求共同合作發展的機會。此次,閩贛簽署海西港口經濟合作的協議,江西省實質性投資海西港口,共同開展港口資源,標誌著海西經濟區港口跨省合作取得突破。

  長期關注研究海西經濟區的北京拓維研究院院長王毅認為,閩贛兩省海西港口經濟合作,意味著海西港口真正步入跨省時代。海西經濟區將逐步邁向“作為中國中西部地區通往臺海兩岸橋頭堡的綜合對外通道”的角色。此外,這也為福建在跨省層面發揮引領作用,使海西經濟區各方“共用一片海”逐步成為可能。(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福建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將有差別化産業政策       福建拓展與泛珠三角區域各方全面合作      
福州閩侯橄欖交易火爆 橄欖還在樹上就已被搶光       福州雜糧價格開始衝高回落 薏米零售價降幅超30%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