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20年發展規劃 武夷山要變“觀光”為“養生”

  時間:2010-07-30 14:50    來源:福建日報     
 
 

  武夷山主景區未來20年發展藍圖規劃初稿完成,已進入徵求意見階段。昨日,記者從武夷山旅遊局獲悉,武夷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主景區)第三次總體規劃(修編)大綱交流會近日召開,會上發佈了武夷山未來20年發展規劃初稿。據悉,2010年—2030年,武夷山景區將從景區基礎設施、文化旅遊産業、周邊環境保護等多方面進行完善、提升,到2030年實現年旅遊接待人數翻番, 達400萬人次,實現旅遊産業跨越式發展。

  開發景點提升景區容量

  針對天遊峰、九曲溪景區人數瓶頸限制的難題,大綱提出,將通過完善現有基礎設施,提升景點的接待數量,並對周邊獨具特色的景點,如雙乳峰、三仰峰等自然生態景觀進行開發,實現景區接待容量的提升。

  借鑒《印象大紅袍》開發靜心養生遊

  在文化旅遊産業發展開發方面,借鑒《印象大紅袍》山水實景演出的成功經驗,深挖武夷山仙道文化、朱子文化、古閩人文化、閩越族文化等方面發展潛力,開發建設如儒釋道的靜心養生遊、療養度假遊、朱子理學研討遊、動植物知識遊(如植物識別的相關夏令營)、生態養生遊等新的旅遊項目和線路,實現從“觀光旅遊”為主的旅遊方式,“度假、休閒、養生向旅遊”與“觀光旅遊”共同發展的良性模式轉變,打造適合遊客休養的旅遊環境,延長遊客在武夷山旅遊的時間,實現旅遊産業質的飛躍。

  保護保護再保護將退茶還林

  在旅遊開發與周邊環境保護方面,第三次規劃綱要傳承前兩次“保護、保護、再保護”的原則,嚴格按照《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公約》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新增九曲溪上游的300多平方公里的生態保護面積,嚴格保護九曲溪上游自然與生態環境。針對日益增長的“茶與林”爭地的矛盾,武夷山將實行嚴格的退茶還林政策,以實現武夷山世界雙遺産地的永續利用。

  武夷山旅遊局相關負責人稱,武夷山在1980年、2000年先後開展了兩次總體規劃編制和修編,相應在1986年6月和2002年8月獲得國家建設部等相關部門批准。上兩輪的總體規劃是武夷山旅遊保護、開發、建設等方面最全面、科學的綜合性規劃,對武夷山30年來旅遊業的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1999年進入世界遺産名錄後,對景區的保護和管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對世界遺産認識的不斷深化、新的規劃技術和方案的出現,以及中國社會經濟的巨大變化,武夷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在保護、利用和管理過程中遇到了新的問題和挑戰,2000年版的總體規劃需要進一步的調整和完善。從2009年底,武夷山就開始著手編制《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總 體 規 劃( 修 編 )(2010—2030年)》,目前,總體規劃初稿已經完成,進入意見徵求階段。(記者 朱麗萍)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福建籌建旅遊購物大商場 福州城區周邊選址       福建汽車工業加速 福汽提出年産銷量3年翻兩番      
兩岸最大水産品冷庫投入使用 已有28家臺企入駐       榕臺空中直航迅猛發展 福州機場投2億擴容      
福建石獅籌建閩臺食品批發城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