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福建:357個新興産業項目搶佔發展制高點

  時間:2010-04-06 10:24    來源:福建日報     
 
 

  上月,中海陽(北京)新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福建省開工建設兩大“金太陽示範工程”:3月16日,一期工程裝機容量3兆瓦的連城大型太陽能電站動工;3月18日,泉州惠安綠谷臺商高科技産業基地金太陽示範電廠也正式動工。

  “這兩個項目建成後,平均每年可提供700多萬千瓦時的綠色電力,減排二氧化碳約6.4萬噸,節約標煤2.48萬噸。”省經貿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福建省已有8個項目被列入國家首批“金太陽示範工程”,總裝機容量達14.676兆瓦,項目將得到國家財政50%的資金支援。示範項目的建設,將增強福建省自主研發能力,有效降低光伏産品和電站投資發電成本,推動福建省光伏發電産業的規模化發展。

  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省委、省政府瞄準國際前沿,立足比較優勢,積極尋求振興經濟的新引擎,提出大力培育發展具有先導性、倍增性、輻射性及可持續性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並於今年初出臺了電子資訊、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與新醫藥等新興産業振興實施方案,努力搶佔科技和産業制高點,把握後金融危機時代發展的主動權。

  據悉,全省列入新興産業振興實施方案的重點項目共357個,其中投資額5億元以上的項目51個。目前,南靖萬利達科技有限公司攜帶型電腦研發與産業化項目、廈門萬泰滄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物基地項目等一批投資規模較大、對産業和經濟發展帶動作用明顯的産業化項目正在加快推進。與此同時,一批重大科技開發項目和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正加快建設。

  通過加快振興步伐,福建省新興産業産值將年均增長25%以上,到2012年,全省新興産業將實現工業總産值10400億元,其中,電子資訊産業6800億元、生物與新醫藥産業500億元、新能源産業1100億元、節能環保産業1200億元、新材料産業800億元。同時,將培育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形成18家銷售收入達10億元以上的龍頭骨幹企業;建成若干個有特色、影響力強的新能源産業聚集區和特色産業基地;10項以上一、二類新藥進入臨床試驗階段,15項以上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新藥實現産業化,建設50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工程(重點)實驗室、省級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科技創新平臺。(記者 王永珍)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二千五百餘臺商將參加山東臺灣名品博覽會       廈門與臺灣物流協會達成兩岸物流合作意向      
首艘臺灣直航活魚運載船抵達福建東山       福建大力推動平潭綜合實驗區 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      
第十四屆臺交會將首次舉辦兩岸名特優商品交易會       臺交會重頭戲“2010海峽兩岸經貿論壇”將聚焦ECFA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