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海西進行時:科技創新“化蛹為蝶”

  時間:2010-03-26 09:2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3月16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召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以吳新濤為代表的一批傑出的科技工作者受到隆重表彰。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吳新濤,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國家鎢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吳衝滸獲200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每人獎勵80萬元。同時獲獎的還有: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項目共8項,福建省第二屆傑出科技人才30人和200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204項。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過去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福建能夠轉危為機,實現經濟回升向好,GDP增長12%,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創新的引擎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政策推動 提升創新能力

  福建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科技創新邁出更大步伐。

  2000年以來,福建省制定出臺了《關於貫徹國務院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貫徹國家智慧財産權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等一批重大政策,進一步凸顯科技創新在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同時,一系列激勵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也密集出臺,包括“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府優先採購自主創新産品”、“智慧財産權示範帶動”、“重獎科技工作突出貢獻人物”等。據悉,“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2009年共為全省企業稅前抵扣2008年度研發費用11.11億元;新認定的303家高新技術企業實際減免所得稅6.4億元。這兩項減免的費用相當於福建省4年的省級科技計劃經費總額,大大提高了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今年初,福建省相繼出臺《福建省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暫行辦法》、《海西産業人才高地建設實施辦法》和《海西創業英才培養實施辦法》等政策,每年將安排2億元資金,引進300名左右海內外高層次的創業創新人才。

  目前,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福建汽車集團、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200多家企事業單位已列出人才需求計劃,許多企業紛紛高薪“招賢”,如廈門吉田投資控股公司以最高200萬元年薪招聘副總裁,廈門宸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留學人員創業園等推出7個年薪達100萬元的崗位。

  創新支撐 助力産業振興

  2009年以來,福建省制定實施了石化、電子資訊等14個重點産業調整振興方案,把突破産業核心和關鍵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重要位置。

  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了産業優化升級,從而促進産業振興。

  作為福建省裝備製造業的龍頭,廈工(三明)重型機器有限公司始終扭住自主創新的“牛鼻子”,不斷開發新産品,優化産品結構。其主導産品壓路機國內市場佔有率達12%,位居全國第三,垃圾壓實機市場佔有率則達60%以上。依靠這一優勢,公司經營逆勢上揚,2009年銷售收入創歷史新高,增長33.5%,達5.5億元,同時實現了連續10年新産品産值率超過50%,2009年達到55%。

  新興産業更是不遺餘力致力創新,如軟體業依靠自主創新,近年來獲得了快速發展。在數字音視頻IC晶片、工控軟體協同平臺、二維碼、網路交換機等領域,福大自動化、星網銳捷、福富、新大陸、瑞芯等福建企業皆居國內領軍地位。在這些龍頭企業的帶動下,2009年,福建軟體業繼續向好,實現銷售收入410億元,同比增長36.7%。

  平臺拓展 促進要素集聚

  2月26日,廈門三維絲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創業板市場掛牌上市,這是福建省第二隻創業板股票。三維絲是廈門火炬高新區廈門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孵化的“小巨人”企業。自成立以來,廈門留學人員創業園不斷創新,注重提升,已逐步形成光電、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節能環保與資源再利用等優勢産業方向的孵化企業集群,已有2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化蛹為蝶”,目前有在孵企業400多家。

  不斷創新平臺,已成為福建省優化和整合科技資源、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推廣科技成果的重要依託。去年舉辦的第七屆“618”,共對接合同、協議項目5008項,總投資886億元,有效促進一大批創新實用科技成果在福建落地轉化,科技創新平臺的作用更加凸顯。

  參加“618”的境內外高校、科研機構有400多所、院士有50多位。近年來,福建省通過整合資源、豐富內涵,促進共用、打造品牌,像“618”這樣的載體平臺不斷涌現。這些平臺,有效地促進了技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的集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為海西建設催生新技術,培育新産業,開闢新天地助力。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福建建設8個出口水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       永定規劃建設臺農創業園 實現兩岸農業合作共贏      
東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助兩岸水産品集散基地建設       廈門去年進出口額佔全省一半以上      
泉州臺商投資區今掛牌 規劃用地200平方公里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