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福建完成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

  時間:2010-03-10 10:16    來源:福建新聞網     
 
 

  福建完成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 拓展對臺交流

  福建新聞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林國瑞)繼建設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之後,福建省啟動了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工作,目前已完成規劃的修編。

  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福建省龍岩市委書記張健在此間全國“兩會”上透露,2008年福建省啟動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得到國家文化部的大力支援,福建省文化廳目前已修編完成整個規劃。他認為,客家文化可以成為兩岸民眾建立文化共識的重要支撐,龍岩市將依託永定縣“福建土樓”和客家族譜,進一步拓展客家文化平臺,廣泛開展兩岸交流。

  張健説,龍岩地處閩西地區,閩西是客家民係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地區,也是世界客家人共同認可的客家祖地。臺灣有統計的94個姓氏中,有27個姓氏是直接從閩西傳過去的。

  臺灣現有客家人460萬,擁有自己的社團,自己的廣播電臺和電視臺。2009年,龍岩市嘗試與臺灣客家媒體開展合作。龍岩市用客家話錄製的節目,已在臺灣5個縣市的廣播電臺、4個縣市的電視臺播放。張健説,2010年龍岩市計劃在合辦廣播節目方面拓展到臺灣的7個縣市。

  據了解,閩西現在收藏有大陸最齊全的客家族譜,共有117個姓氏、1600多部種、1萬多冊族譜,以及相關文書契約、祖圖等珍貴文物。

  近年來,龍岩市借助客家文化的平臺,推動對臺文化交流。2009年上半年,龍岩市先後在臺北、高雄、臺中、苗栗等4個地方,開展為期41天的客家族譜文物展,展出各個時期的客家族譜180多部(冊)、88個姓氏展板約130幅,還有一些祖圖及60個姓氏資料的多媒體電子讀物等。張健説,是次臺灣巡展,是大陸客家族譜首次入島,臺灣十余家媒體紛紛以“大陸國寶級客家族譜來臺展出”予以報道,産生了很好的反響和效應。2009年臺灣有40多個客家團體來閩西尋根。

  據悉,“福建土樓”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永定縣現有土樓2萬多座,最早始於唐代。臺灣現有客家人中,祖籍閩西的有70萬人左右,其中不乏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中國國民黨中評會主席團主席饒穎奇等知名人士。(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福建完成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       閩人熱衷赴臺遊 2月增長逾2倍      
情牽兩岸 永定舉辦兩岸客家山歌大賽書畫展側記       海峽兩岸水産品加工集散基地在東山加快建設      
130億投資項目簽約 泉州臺商投資區成投資熱土       莆田涵江利用優勢 臺商增資擴建生態農業觀光園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