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廈門啟動島內外一體化建設戰略

  時間:2010-02-26 08: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廈門2月25日電 (記者 楊伏山)25日,廈門大手筆啟動島內外一體化建設戰略,城市建設重點由島內轉向島外,跳出過去局限于島內100多平方公里土地的發展目光,轉而投向1500多平方公里的廈門全局。

  當日,廈門市在島外隆重舉行“廈門市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島內外一體化建設動員大會暨集美新城奠基儀式”,啟動廈門産業技術研究院等研發項目、核心區市政道路、體育公園、水上運動中心、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等所有建設項目,廈門島內外一體化建設戰略由此全面啟動。

  中共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表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標誌著廈門科學發展的新跨越。

  經過新中國60年來的建設和經濟特區30年來的發展,廈門島內建設已臻成熟,發展空間已趨飽和,而島外廣大區域的發展又相對滯後,島內外二元結構比較明顯,廈門迫切需要實現歷史性的突破,形成島內外一體化即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新格局。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廈門獲准設立經濟特區之後,廈門經濟社會發展經歷了幾個重要發展階段。上世紀80年代,大力整治筼筜湖,使廈門島的繁華區,由老市區中山路一帶,北移到環筼筜湖一線,擴及全島;90年代,大舉建設海滄新港區、新工業區、新城區,廈門發展目光首次由島內投向島外;進入21世紀,廈門市繼續不斷推進島外海滄、集美、同安、翔安的建設和整體佈局。

  近年來,廈門市大手筆建設杏林大橋、集美大橋、BRT、成功大道等貫通島內外交通的基礎設施,中國內地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也已建成並通車在即,為廈門城市建設重點全面由島內轉向島外、實施島內外一體化建設的宏偉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9年8月,在中共廈門市委十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上,新任中共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提出一個嶄新的概念:島內外一體化。這一全新施政理念旋即成為該市加快島內外一體化建設,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戰略決策。

  于偉國表示,這一重大舉措就是要拓展島外,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水準地規劃建設集美、翔安、同安、海滄四大新城區組團,逐步建成島外240平方公里的一流現代化國際性濱海新城,使廈門市建成區擴大到330平方公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一顆璀璨明珠。(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泉州企業邁向“轉變提升”之路       福建居民赴臺旅遊今年來增長近七成      
馬祖縣長抵福州 共商兩馬合作事宜       福州檢驗檢疫部門出臺幫扶政策 五方面助力臺企      
福建七項措施加大企業上市扶持力度       兩岸簽訂協議開啟標準計量檢驗認證首度合作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