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福建民營經濟發展迅速 門戶網站爭相掘金閩南

  時間:2010-02-10 10:29    來源:海峽導報     
 
 

  民營經濟發達的福建正成為國內幾大著名門戶網站眼中的“肥肉”,記者昨日獲悉,繼新浪、搜狐相繼開設福建版之後,國內又一著名門戶網站——— 騰訊將在廈門成立辦事處,並有意設立福建專版,以加大掘金閩南市場的力度。

  意在掘金閩南市場

  1月14日,騰訊公司網路媒體執行副總裁劉勝義被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聘為兼職教授。

  “這只是騰訊入駐福建市場的重要一步。”昨日,負責福建市場的騰訊深圳市場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福建尤其是閩南一帶民營經濟發達,騰訊每年僅在閩南地區就掘金上億元。“像安踏、361度這樣的晉江名企,每年投給騰訊的廣告至少上千萬元。”

  這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騰訊已確定要在廈門成立辦事處,以更好地服務閩南客戶。此外目前已準備著手設立騰訊福建地方版,當然首先考慮的是成立閩南版。

  “騰訊正在閩南找一家實力型的紙質媒體進行合作,共同開發閩南市場。”這位負責人説。

  和騰訊相比,搜狐開拓閩南市場的動作要早得多。早在2002年,搜狐便針對福建地區企業客戶的設立了搜狐閩南版(fj.sohu.com)。據悉,搜狐在閩南拿到的廣告額至今至少也有幾個億。

  傳統媒體面臨衝擊?

  隨著新浪、搜狐和騰訊開拓閩南市場力度的加大,有業內人士認為,網路的快速發展,將給傳統的傳播觀念、媒體運營模式以及産業結構等帶來巨大衝擊。

  “這些網站推出地方站,就是瞄著網路廣告精準行銷的目標而來。”在廈門某報紙工作的一位人士擔憂地表示:在網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內容日益趨同的大勢下,這些網站還要來擠佔報紙們的廣告市場,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與其説衝擊,不如説是機會。”剛剛被聘為廈大新聞傳播學院兼職教授的騰訊副總裁劉勝義則認為:不同的傳媒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新生媒體帶來的挑戰,但新媒體産生後並不意味著取代。

  “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有著上百年積累下來的影響力,是網路媒體所無法取代的;同時,網路媒體的互動性和及時性又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劉勝義表示:其實,兩者完全可以實現互助互補,傳統媒體作為網路媒體的內容提供者,可借助網路更好地完成互動和擴大自身影響;而網路媒體也可利用傳統媒體的權威、深度及原創等優勢。

  “以後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二者會逐步融合。”劉勝義如是表示。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廈門經濟強力回升 首月GDP同比增26.8%       福建泉州去年與臺灣交流合作亮點紛呈      
廈工首臺裝載機跨越海峽登陸臺灣       晉江成為福建省首個國稅收入超50億元縣級市      
福建600億加速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設       福建今年全面推廣國Ⅲ汽油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