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福州創新檢驗檢疫監管機制 出口食品逆勢增長

  時間:2010-01-15 09: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一月十四日電 (記者 孫賢迅)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後隨之而來的全球市場需求大幅下滑,福州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創新監管機制,出口食品逆勢增長,2009年福州檢驗檢疫局轄區企業實現出口食品和化粧品1.02萬批、3.87億美元,分別比2008年增長4.89%和12.82%。

  創新檢驗檢疫監管機制,不僅使福州出口食品逆勢增長,更重要的是福州出口食品品質和安全衛生水準得到大幅提升,去年,福州特烤鰻、茶葉、蔬菜等大宗敏感出口産品首次實現了被國外檢出不合格情況“零通報”。

  試水“品質安全員”大獲成功

  2009年6月,福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轄區出口食品企業中試行品質安全員制度,要求每個出口食品企業至少委任一名熟悉食品安全的高級職員擔任品質安全員。檢驗檢疫部門先期考核確認了9家安全衛生品質管理體系完善和自檢自控能力較強的企業,佔到福州局出口食品的1/3。試行中獎罰並舉,不僅對於優秀品質安全員給予通報表彰,對於履行職能不到位、或對重大品質安全問題隱瞞或謊報的,取消其相關資質,暫停其所在企業的特別檢驗放行待遇。

  這項新舉措産生了良好的示範效應,同行其他企業爭相參與,同時也大大降低了企業出口成本,加快了出口通檢速度。

  良性協作,提升企業“四項能力”

  永泰縣是福州地區生産蜜餞、黃酒等特色食品的地區,出口企業點多、面廣、規模較小,出口監管上存在較大難度。對此,福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永泰縣政府簽署了促進地方食品農産品擴大出口工作機制協議書,積極尋求與當地政府協作配合。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採取了一系列強力幫扶措施:不定期舉辦品質安全培訓班,促進永泰烤鰻、蜜餞、老酒企業提升品質保證能力;及時通報國家食品貿易的最新動態和技術貿易措施,增強企業跨越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壁壘的能力;加強源頭藥殘監控,強化蜜餞、黃酒添加劑監測,保證出口産品符合進口國要求,提升産品競爭能力;實施“一廠一策”和“一對一”幫扶制度,指導蜜餞企業建立全過程安全保證計劃,指導黃酒企業加強原輔料把關,強化烤鰻企業HACCP體系監管幫扶,提升企業自檢自控能力。

  據統計,2009年永泰縣共出口食品農産品62批次、重量751.7噸、貨值600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9.6%、92.9%和74%,産品輸往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全部順利通關。

  多管齊下,茶葉飄香海外

  茶葉是福州食品出口的一張“金字招牌”。2009年福州轄區出口茶葉8385噸、貨值3019.4萬美元,與2008年相比只有少量下降,有效抵禦住了金融危機的衝擊,基本實現了平穩出口。

  福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著力強化企業品質責任主體意識,舉辦茶葉安全衛生培訓班,派員深入出口茶葉産地,對轄區兩家茶葉龍頭企業的285個茶葉原料供應商和茶葉基地有關人員進行《食品安全法》宣貫及相關知識培訓,推行良好農業規範標準(GAP),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種植,提高産業化水準。截至2009年底,轄區已有1.7萬畝出口茶葉基地通過GAP一級認證,其中福建茶葉進出口公司先後建立自有基地茶園1萬多畝,有機茶園近千畝,其中松溪基地于去年底獲得CQC認證的GAP證書,並逐步在其他供應商中推廣應用;福州凱捷食品發展有限公司在建甌、連江、武夷山、安溪等地總面積為近7000畝的5個出口烏龍茶茶葉備案基地順利通過了GAP一級認證證書。福州的部分茶葉出口企業還先後獲得歐盟Ecocert、美國Nop、日本Jas和中國有機食品認證。

  開展風險評估,根據日常監管情況、源頭用藥調查情況、實驗室檢測數據、國外有關要求和不合格通報情況等,對轄區出口茶葉進行風險分析,適時確定重點檢測項目、檢測環節、監控重點以及實施方案,通過實施動態監管方案,進一步提升了檢測監管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有效加快了出口食品檢驗放行及通關速度。(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福建水産品出口去年增長三成多       福州政協委員吁平潭設海峽産業投資基金和自由港      
福州廈門對臺直航有序運營 助推空港客流攀新高       福州擬重點發展八大産業 促進榕臺産業深度對接      
福州著力打造臺胞往來“綠色通道”       福州力爭二0一四年提前跨入小康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