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新商圈新業態“暗戰”榕城 未來變數仍很大

  時間:2007-11-15 14:08    來源:     
 
 

東街口商圈老大位置,至今仍是榕城其他商圈挑戰的對象

  時下,榕城幾大商圈的角逐漸趨白熱化。


  不管是名牌爭相入駐東街口,各家電賣場扎堆中亭街,還是東區新商圈崛起引來商業大鱷,甚至寶龍出現人氣旺卻有商鋪要轉讓的尷尬,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商圈的變化與該商圈的強勢業態變遷息息相關。

  對此,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益生表示,傳統商業業態逐漸被現代商業業態所取代,這些全新的強勢業態出現,不僅給老商圈帶來新變化,也給新商圈帶來新特色,在福州超市業、家電零售業最為明顯。

  新商圈:

  缺強勢業態 品牌資源整合難

  前一段時間,天虹百貨推出存300元送500元優惠活動,引來如潮人群。上週末,記者逛天虹時卻發現人流量少了許多。

  記者當時留意到,與其他許多櫃檯冷清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某知名女鞋的專區依然是人頭攢動。但天虹像這樣令消費者駐足的品牌還是太少了。

  天虹的知名品牌資源為何如此缺乏?一位熟知福州商業的廣告界人士透露:東百、大洋為封殺天虹和康城,特別交代店裏的品牌,不許去天虹和康城百貨,否則將讓它們撤出東百、大洋。有此背景,那些品牌的選擇結果不言而喻。

    但反觀另一層面,主要還是天虹還不夠強勢。一個強勢的業態不僅能有效整合當地現有品牌資源,而且還能源源不斷帶來新的品牌資源。

  也就在近期,寶龍廣場傳出了人氣旺卻有不少商戶要轉讓的尷尬,既然有人氣,為何沒生意呢?省企業策劃中心主任陳清福認為,寶龍現在出現“有場無市”的尷尬,需要寶龍以大手筆進一步改造、提升,同時輔助強勢行銷,更要引入世界級的品牌。

  福州一位轉戰全國各地的賣場老總提醒説,對於寶龍現有商戶來説,它們應認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寶龍的過渡業態,絕不是寶龍終生相守的對象。同樣,對於寶龍來説,下一階段更關鍵的任務倒不是把這些想走的品牌留住,而是想著如何引進更強勢的業態和更有市場號召力的品牌。

  業界: 未來福州商業變數仍很大

  業內指出,抬頭東望中亭街,寶龍萬象應該明白這個道理:2004年之前,中亭街也是“十室九空”,儘管人流量不少,但還是不斷傳出入駐的業態倒閉的消息。2004年之後,隨著國美、永樂、蘇寧、宏圖三胞等家電大賣場相繼扎堆中亭街,中亭街商業人氣大振,已經完全取代東街口成為福州新的家電核心商圈,此功當然首推國美等強勢業態。如果它們不夠強勢,各家電品牌不可能放棄傳統百貨銷售渠道。

  交鋒至此,有人發問:為什麼這些家電賣場先進入中亭街,而不是東街口?答案顯而易見,它們是想先到東街口,但是東街口卻無容身之地,商業物業太稀缺了。

  正由於商業物業稀缺,東百、大洋獨得福州商業風氣之先,但是它們同樣也面臨這樣一個挑戰,假如有更強勢的百貨業態進入福州,入駐東街口之外的商圈,它們該怎麼辦?

  楊益生指出,與二三十年前相比,福州人口規模擴大3倍,經濟規模擴大了十多倍,有這個大背景,福州必然會形成新的業態和新的商圈。

  業內人士就此分析認為,東百、大洋很清楚,這幾年它們一直在想方設法引入更高端的品牌資源,只有這樣,它們才能穩固自己在福州商業的地位,才能抵禦新來者的入侵。

  “其實,在開放的商業時代,在新商業業態不斷涌現的時代,誰是福州商圈霸主,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言之過早。正如廈門中山路也曾是廈門的傳統核心商圈,最後還是被富山-火車站商圈給取代了。”曾考察過全國不少城市商業變化的那位賣場老總一直認為福州是商業發達的城市,但業態並不發達,所以未來福州商業的變數仍很大。(記者 汪孝林 肖春道 文/圖)

 
編輯:魏萌    
 
相關新聞
廈門象嶼保稅區將爭創世界知名保稅港區       兩岸林業企業齊聚福建三明尋找“綠色”商機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