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臺商到福建莆田“木雕之城”尋找新商機

  時間:2007-11-01 13:18    來源:F--福建日報     
 
 

  連日來,莆田工藝美術城裏人山人海。臺灣工藝美術協會、臺灣苗栗縣三義木雕協會特設的臺灣館規模比去年更大,其精彩的展品引得人們嘆賞不已。


  苗栗縣三義木雕協會總幹事張家琪坐在展區一角,靜靜觀察著參觀者們的神情舉止,“我想看看他們在哪些作品前站得最久,用相機拍些什麼?議論什麼?由此判斷哪些展品較受歡迎。借此機會,我們既推廣臺灣的木雕工藝,也拓展藝術思維。”張家琪告訴記者,莆田是著名的木雕重鎮,此次展覽吸引了海內外的眾多買家,在這裡最便於做市場調查,得到最新的商品資訊。

  三義是個素以雕刻聞名的歷史城鎮,被譽為臺灣的“雕刻之城”,當地有著活躍的木雕市場,100多個攤位中,展售莆田木雕工藝品的攤位佔了4/5,所以,臺灣人對莆田這個“木雕之城”已十分熟悉。此次三義帶來了臺灣代表作品約30余件,內容包括傳統技藝、形象幾何、生活禪意、風花寫意、奇木神雕等,參展的黃瑞元、施振木、張信裕、王信一、曾愫惠、曾進財等臺灣木雕藝術家個個身懷絕技,手藝不凡。

  在“臺灣達摩第一人”許清財雕刻的《飛天達摩》前,聚集了很多的參觀者。來自仙遊的木雕師傅黃先生看罷讚不絕口,他認為臺灣的木雕工藝師基本功紮實,他們的作品往往能從工藝提升到心藝的境界。

  臺灣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畢庶強告訴記者,此次他們協會以6個攤位的面積展示了鶯歌陶瓷、從歐美引進的拼布藝術和巴洛克金雕、原住民手工藝術品等。臺灣的工藝品較早與國際接軌,有一些較為先進的理念,而大陸地大物博,名家輩出,工藝品門類繁多,木雕、玉雕、石雕、古典工藝傢具、陶瓷、紫砂、漆藝等琳瑯滿目,讓他大開眼界、大飽眼福。這樣的大型工藝美術展既是良好的展示平臺,亦是兩岸工藝美術界交流藝術見解、切磋技藝的好機會。(記者 林娟 陳建平)

 

  “藝博會”開幕當天,臺灣苗栗縣三義木雕協會的張家琪就與一位上海的客商做成了一筆生意。他特地向觀眾介紹一件兩岸合作的參展作品《一鼓作氣》,他説,作品是臺灣最著名的蟾蜍雕刻師施振木用大陸的老鼓作底座,在上面雕刻一隻金蟾蜍,寓意“兩岸和平才是最大的財氣!”(許海生 攝)

 
編輯:魏萌    
 
相關新聞
工商總局“26條”助推海西 市場迸發新活力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