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持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中轉站
字號:
2007亮點提案:建立翔安水產品集散中心

  時間:2007-03-26 11:02    來源:     
 
 

  隨著東海域的整治,廈門的東部海域大面積的海產養殖被取消,相應影響了廈門本地及周邊的水產品的供應。大量水產品需要由外地提供,同時,大量漁民上岸,面臨轉產安置。

  為了解決市場需求和人員安置問題,市政協委員、民建翔安總支主委林國發將在 “兩會”建議,依托原翔安水產養殖經營的基礎,在翔安區瓊頭社區建立水產品集散中心。

  理由 解決漁民轉產安置

  林國發介紹,翔安具備建立水產品集散中心的條件。歷史以來,海產養殖、打撈和經營就是翔安區居民的主要生活來源之一,大量的居民主要從事相關行業的生產和經營,對水產品的經營具備豐富的經驗。

  隨著廈門東部片區的開發,翔安區交通日漸發達,通過同安灣大橋、高速公路、水瓊線及正在建設的濱海大道、翔安隧道,在翔安區建設水產品集散中心,可以輻射到廈門及周邊的泉州南安、晉江等地市。

  此外,翔安在東部海域治理工程中,出現了大量的失海漁民,通過建立水產品集散中心,可以為漁民的轉產安置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建議 可以選址翔安瓊頭

  林國發說,水產品集散中心比較適合建造在鄰海並且交通便利的地區。由政府規劃相應地塊,對外進行招商。在中心內保留適當比例的經營場所作為特殊優惠經營戶的經營場所,給予一定優惠政策或經營便利,解決部分上岸漁民的轉產安置。同時,可以配套發展水產儲存和運輸等相關行業,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選址方面,林國發說,可以根據目前翔安區的交通設置和規劃,並結合具體環境,瓊頭村具備建立水產品集散中心的條件,可以考慮選址瓊頭。瓊頭村村民有豐富的水產品經營經驗,同時,瓊頭村是同安灣大橋和水瓊線的起點,該村附近還有高速公路及翔安隧道,交通四通八達。此外,瓊頭村人均耕地不足0.02畝,面臨大量漁民上岸轉產的困難,通過建立集散中心,可以帶動相關產業,政府可以有序地引導失海漁民的轉產經營。導報記者 詹文實習生 郭騰達

來源:臺海網

編輯:weim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