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持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中轉站
字號:
產能擴大需求旺盛 福建省新聞紙出口劇增

  時間:2007-03-20 15:07    來源:     
 
 

     新華網福州3月19日電(記者 許雪毅)作為國內新聞紙生產的主要省份,福建省新聞紙在產能擴大的同時,出口呈現快速增長勢頭。   

     據福州海關統計,2005年福建省新聞紙出口僅140.6噸,2006年上升到5.8萬噸。2007年出口繼續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前2個月共出口新聞紙1.3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30.2倍;價值732.1萬美元,增長31.1倍。     

     自1998年我國對美國、加拿大和韓國進口新聞紙實施反傾銷措施以來,國內新聞紙獲得相對寬松的競爭環境,我國新聞紙產業不斷發展壯大。2006年我國新聞紙首次出現出口大于進口的局面,第1次由凈進口變為凈出口。   

     據了解,今年前2個月福建省新聞紙全部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並且全部由國有企業出口,出口至1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主要出口地包括伊朗、馬來西亞、印尼和肯尼亞,分別出口0.44萬噸、0.31萬噸、0.2萬噸、0.11萬噸,對上述四個市場出口合計佔同期福建省新聞紙出口總量的76.8%。   

     福州海關有關人士分析,福建省新聞紙出口大幅增長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產能急劇擴大,急需通過擴大出口來消化過剩產能。我國對進口新聞紙採取反傾銷措施後,國內新聞紙獲得良好發展機遇。新聞紙的生產量由1995年以前年均95萬噸左右的產量,快速增長到2006年1-10月的331萬噸,預計2007年新聞紙生產量將超過450萬噸,福建省的南紙股份有限公司新聞紙年生產能力已達到了32萬噸。由于大量新聞紙產能在2006年、2007年集中釋放,國內新聞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內新增的產能更多地尋求海外市場。此外,新聞紙出口價格高于國內售價,也進一步刺激國內新聞紙大量出口。   

     二是新聞紙出口市場需求旺盛。目前亞洲很多國家以及澳大利亞缺乏新聞紙生產能力,對國際新聞紙需求不斷攀升。據中國紙網消息,預計2007年亞洲市場的新聞紙需求量將增長5.2%。由于我國逐漸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新聞紙機器制造設備,同時能源和勞動力成本相對便宜,出口新聞紙的價格、質量優勢明顯。     

     該人士同時指出,目前還有兩大問題需新聞紙行業關注,一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和銷售價格降低擠壓行業利潤。隨著國內新聞紙企業新增產能的不斷釋放,新聞紙行業出現供過于求的市場局面,激烈的競爭導致新聞紙價格呈現走低之勢,2006年我國新聞紙銷售價格下降700∼900元/噸。與此同時,新聞紙主要原材料--進口廢紙價格也因為我國需求旺盛而非常堅挺,2007年前2個月我國進口廢紙平均價格上漲12.3%。   

     二是出口規模急劇擴大應注意防范貿易風險。我國新聞紙規模的擴大,產品質量檔次的提高,新聞紙的質量與成本已與國際水平接近,從經濟層面看已經具備大規模出口的條件。但值得關注的是:大規模的出口有可能引起進口國的某些政策性限制,或成為兩國貿易戰的犧牲品。如果出口受阻,龐大的產能將轉入國內市場消化,將會對國內市場造成嚴重的衝擊。(完)
 
來源:新華社

編輯:weim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