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持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中轉站
字號:
福建省全國人大代表暢談進一步促進閩臺交流

  時間:2007-03-15 10:56    來源:     
 
 

  “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 

  “努力推動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穩定方向發展”。 

  作為與臺灣一水之隔的福建的全國人大代表,聆聽著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些話語,感到格外親切和深受鼓舞。在審議中,不少代表紛紛圍繞和平發展兩岸關係這一主題,談感受、獻良策。 

  抓住發展兩岸關係主題 

  不少代表在談論中回顧,近幾年來,兩岸關係之所以能出現良好的勢頭,與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採取更為務實靈活有效的政策措施是分不開的。海西建設順利發展也證明這一點。在發展閩臺關係中,我們一定要把認識統一到中央的決策上來,緊緊抓住和平發展兩岸關係這一主題。 

  代表劉賜貴說,2006年元月,胡錦濤總書記視察福建,在廈門看望了臺商,並對做好對臺工作作出了一係列指示,要求廈門經濟特區更好發揮對臺平臺作用。廣大臺商反響熱烈。廈門市堅決落實中央對臺的決策,效果明顯。一些臺商行業公會透露,許多企業擬加快遷移到廈門的步伐。 

  練知軒代表也說,隨著黨的五中、六中全會把“海峽西岸”寫入中央文件,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成為黨中央和國家的重大決策。最近,前來福州洽談的臺資項目明顯增多,如:目前福州臺商投資區在談的千萬美元以上臺資項目就有10多項,總投資達30多億美元。 

  要有濱海等新區的新作為 

  談到如何抓住和平發展主題,進一步發展閩臺關係,代表們認為,面對兩岸互動的新形勢,急需我們在對臺工作的思維和政策上能有新視野、新智慧、新舉措。 

  巫秀美代表對記者說,國務院于去年5月正式批準天津濱海新區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在新區先行先試了重大的改革開放措施。近期已推出的有金融改革和創新、土地管理改革、設立天津東疆保稅港區和一些財政稅收政策扶持。根據廈門所處的對臺特殊地位和情況,建議國家也賦予廈門臺商投資區參照執行天津濱海新區的優惠政策,增強臺商投資區在海西建設中的體制創新的作用。 

  代表李春興認為,有必要在海峽西岸開辟一塊試驗區,為雙方更好地溝通交流,提供先行先試的場所和環境。通過試驗,讓兩岸逐步消除相互之間的猜疑、隔閡和誤解,不斷擴大共同點,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最後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實現祖國統一。閩南地區與臺灣在地理上最近,血緣上最親,語言上最相通,習俗上最相同,經濟也最為活躍。選擇在這里設立海峽西岸閩南新區,作為兩岸合作實驗區,作為落實中央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的重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把中央的決策落實好 

  “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關鍵要積極擴大閩臺交流與合作,把中央支持海西發展的決策落實好。”代表們這樣認為。 

   記者在採訪時發現,代表、委員們正積極地向大會提交擴大閩臺交流與合作的建設性建議,爭取獲得國家和相關部委更多的支持。在提交的建議、提案中有:將海西列為全國主體功能區劃重點開發地區的建議、擴大我省臺商投資區並賦予像天津濱海新區“先行先試”優惠政策的建議、放寬臺商投資福建準入限制的建議、福建沿海一類口岸全面對臺開放、促進兩岸“三通”早日實現的建議;將赴金門馬祖地區旅遊的范圍擴大到大陸地區居民的建議、設立“臺灣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區”的建議、在三明市設立臺商(林業)投資區的建議、建立海峽兩岸創新人才交流合作機制的建議等。字里行間,體現著福建人民願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努力發展閩臺關係。可以預見,兩岸關係一定能朝著和平穩定方向發展,兩岸統一一定能早日來到。(記者 黃世宏 )

來源:福建日報

編輯:weim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