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烏魯木齊8月30日電 (朱景朝 于金芳)新疆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設立一年來,區域經濟總體水準明顯提升,核心項目中哈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通過國家驗收,通關貨物量、通關貿易額大幅增加,特區效應開始顯現。
中哈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的中方建設領導小組組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主席艾斯海提 克裏木拜30日稱,中方區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已具備封關和商業開發條件,並於8月23日通過國家驗收,中哈雙方約定9月封關運營。目前,合作中心中方區入駐項目14個,總投資超過222億元人民幣。
霍爾果斯特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建林説,特區獲批一年多來對外貿易增長很快。2010年實現通關貨物量308.5萬噸,通關貿易額29.69億美元,較2009年同期分別增長390%和66.2%;2011年4月1日正式執行7天12小時通關工作制,通關過貨能力大幅提高,上半年進出口貨物量482萬噸,貿易額28.6億元,同比增長293.4%和94%。
劉建林表示,中哈鐵路、高速公路對接建設項目已啟動,預計2013年完成,特區將圍繞交通便捷優勢做“文章”,提升現代物流平臺功能。目前,特區從事倉儲物流的大中型企業有5家,倉儲面積達到42.8萬平方米,已成為新疆最大的農副産品、小商品出口物流轉机基地。
霍爾果斯競天投資公司是特區內最大的農産品物流基地,其董事長顧永告訴記者,最近幾年,該公司對中亞出口的農産品以30%的速度增長,仍不能滿足中亞對中國農産品的需求。
霍爾果斯特區管委會宣傳部副部長楊繼宏説,中央以及對口援疆省市的支援是特區發展提速的最重要因素。2010年年初原定連雲港一家作為對口援助單位,後來調整為連雲港、滿洲裏、紹興、蘇州多家支援。
據介紹,霍爾果斯特區未來發展的定位為:中國東部産業轉移的承接地,向西出口的商品加工基地、商品轉机集散地和進口能源國際大通道,開拓國際市場的“新亞歐大陸橋”,面向中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國家的出口商品基地和區域性國際貿易中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