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臺資西進首選地 投資總額62.21億美元

時間:2011-05-05 08:32   來源:四川日報

  截至今年一季度,四川已有臺資企業1500家,投資總額62.21億美元,利用臺資46.89億美元。川臺經貿合作不斷深化,層次不斷提升——

  相約初夏。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將在天府四川舉行,這也是該論壇首次在內地西部省份舉行。

  選擇四川,這不僅是順應臺資西進的浪潮,更折射出近年來川臺經貿合作的影響力。

  截至今年一季度,四川已有臺資企業1500家,投資總額62.21億美元,利用臺資46.89億美元,在川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臺資企業達到117家,各項指標均位居西部地區首位。臺資企業已成為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四川更成為全國對臺工作重要省份之一。

  震後四川臺資在中國西部的投資首選

  大災之後,四川對臺商是否仍充滿吸引力?

  2008年9月,成都溫江,“512”汶川特大地震後四川舉辦的第一個重大涉臺經貿活動——“第四屆中國西部海峽兩岸經濟科技博覽會”(簡稱“海博會”)在此舉行,近千台商參會。海博會共引進18個項目簽約,協議總投資108.25億元。數據顯示,臺商對四川的青睞,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有所增長。

  在産業轉移、臺資西進的浪潮中,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富足的四川一直是臺灣工商業者最關注的投資區域。而災後重建3年間,四川搶抓西部大開發新機遇,加快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更是成為臺資在中國西部投資的首選。

  富士康來了。全球最大的電子産業專業製造商——富士康科技集團在四川投資建設光電顯示産品研發、製造、應用基地,成為10年來中西部地區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也是四川吸引境外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營業收入將達375億美元,是全省2009年電子資訊産業營業收入的1.6倍。

  仁寶來了。這家世界最大的筆記型電腦代工企業正式簽約成都,在成都雙流規劃建設筆記型電腦生産基地,並在武侯區設立項目總部。

  過去幾年間,緯創、亞東水泥等知名企業在川項目投資總額都超過1億美元。已在川投資的臺資企業也紛紛加大在川投資力度。目前,四川已成為西部地區臺資企業最多、投資額最大的省份。

  搭建平臺川臺經貿合作基礎升級

  2010年5月,“天府四川寶島行”啟動儀式暨經貿合作論壇舉行。“抓住機遇,共同努力,共創雙贏”,成為川臺兩地的共同願景。

  為了這個願景,一系列平臺正在搭建。由我省發起的“海博會”、“中國西部海峽兩岸電子資訊産業合作研討會”等兩岸經貿交流品牌活動,有效提升了四川在島內的影響力。其中,“海博會”已成為西部地區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經貿交流品牌盛會。而“天府四川寶島行”活動,更實現了我省在赴臺交流層次、規模和內容上的歷史性突破。

  為了這個願景,四川投資軟環境不斷優化。我省支援臺資企業發展和擴大對臺交流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承接産業轉移工作的意見》、《關於進一步促進沿海臺資企業內移四川的意見》、《關於促進臺資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以及規範對臺交流的系列文件。同時,四川成為西部地區最早獲得臺灣同胞落地簽注點的省份;四川還是西部地區對臺開通直航最早、往返航班、承運航空公司和臺灣航點最多的省份……這一切,為加強對臺交流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成效逐漸顯現。從設立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産業開發園,到開設成都新津臺灣農民創業園、攀枝花鹽邊臺灣農民創業園,目前,四川已成為西部地區擁有涉臺園區最多的省份。其中,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産業開發園是西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海峽兩岸科技産業開發園,目前,該園區引進各類項目700余個,其中世界500強企業5家,亞洲同行業最大企業8家,投資上億元企業逾百家。

  深化合作形成産業“聯動”效應

  “助力成都成為全球IT産業最不可撼動的城市。”2010年10月,富士康集團在成都投資的首個生産性項目投産,富士康集團投資長莊宏仁信心滿滿。

  據省招商引資局統計,隨著仁寶集團簽約成都,已有102家省外企業來到成都與仁寶對接。“平時我們都是一家一家去敲門,現在他們扎堆來了。”省招商引資局有關人士説,這就是市場的引導力。

  另一個動向是,近3年來,臺商投資區域從成都、德陽、綿陽等城市,逐步向宜賓、瀘州、樂山、南充、達州、攀枝花、甘孜等川內其他城市擴展。

  這正是深化川臺經貿合作的重要意義所在。臺資大企業入川,帶來的絕不止于誕生一兩個千億級企業,更將形成無法量化的産業“聯動”效應。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川臺合作不斷推向縱深,這種效應將逐漸體現在高端技術的引進、技術人才培養、完善産業鏈及物流、金融服務等方面,最終促進我省的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提升四川在西部地區的綜合競爭力。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