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欲借力清潔能源 十央企投7600億助轉型

時間:2010-09-17 13:43   來源:證券日報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山西在開先河主導煤炭兼併重組之後的再次求變,是山西主動導入低碳項目升級産業結構調整,倒逼經濟快速轉型的重要表現之一。由“黑”轉“綠”是低碳經濟的重要內涵,不僅僅是指對煤炭業的變革界定,更重要是對整個産業調整的深刻理解,山西産業結構升級步入了更高的層次。山西此次産業結構調整行動,會産生怎樣的影響?對全國的産業結構調整具有怎樣的意義?值得關注。

  “山西是一個典型的資源省份,産業結構不夠合理,經濟發展方式比較粗放,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生態環境脆弱,可持續發展能力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徵的綠色發展模式對於山西尤為重要而緊迫。”昨日,山西省省長王君在第三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産業博覽會開幕式上表示,能源轉型成為“煤鄉”山西未來發展的主題。

  隨著簽約儀式的陸續進行,本報記者了解到,數家央企將投資山西助推轉型,投資金額將超7600億元。

  煤炭大省的低碳之路

  山西省是資源大省,煤炭和煤氣這些資源的儲量全國第一,山西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中國成立60年來,山西生産煤110億噸,外出80多億噸,但由於我國煤炭行業的現代化水準一直較低,煤炭産業的發展一直備受關注,早在2005年國務院下發的《促進煤礦工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就提出用三到五年時間建設億噸級的煤炭企業集團,同時關閉佈局不合理的小煤礦,並鼓勵大煤礦兼併小煤礦。

  作為煤炭資源大省,山西從2008年起便首先開始了煤炭資源整合。隨著山西省政府相繼發佈2008年23號文《關於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的實施意見》和2009年10號文《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整合有關問題的通知》,山西省的煤礦兼併重組及煤炭資源整合的力度不斷加大,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可謂步入了改革的快車道,山西省煤炭行業的格局和新一輪的變革已經到來。

  此次會議中了解到,山西煤炭資源整合現已初建成效,採礦許可證辦證率達95%以上,主題企業為整合煤礦的資金賠償到位率68%,全省重組整合,改造建設礦井583處,以開工建設72處,2009年全省更管法礦井489處,2010年關閉315處,多小散低的産業格局將發生根本轉變。

  山西省長王君在昨日的會議中提到,山西將大力引進和開發高效潔凈煤技術,加快推行高效清潔燃煤發電技術,實現煤炭的綠色清潔利用。並且提到以深度轉化為路徑,促進煤炭資源的高效轉化和高端發展。以綠色清潔為方向,著力推進能源結構的新型化,將在積極開發應用低碳煤炭産院綠色發展的同時,著力抓好煤炭開發利用,變資源優勢為産業優勢,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生物制能等新能源産業,促進能源産業結構的新型化,推進産業結構的多元化。

  由此可見,大力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成為山西下一步發展的重點。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