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區工業生産逐步恢復 主要指標五升二降

時間:2010-04-30 14:11   來源:國家統計局

  一季度,金融危機對新疆區工業經濟的影響逐步減弱,工業生産逐步恢復,企業生産銷售同步增長,經濟效益繼續好轉。

  一、經濟效益運作的主要特點

  1、工業經濟效益指數回升主要指標五升二降

  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379.27,同比提高144.9點,七項經濟效益指標中有五項好轉。其中:總資産貢獻率20.0%,提高9.5個百分點;流動資産週轉率2.0次,加快0.6次;成本費用利潤率22.8%,提高13.4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産率32.46萬元/人,提高11.90萬元/人;産品銷售率96.9%,提高3.1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108.0%,下降10.5個百分點;資産負債率(逆指標)53.9%,提高2.3個百分點。

  2、企業生産全面恢復産成品庫存持續增加

  工業品市場自去年年底出現回暖跡象,工業品出廠價格大幅上漲,帶動企業信心明顯增強,紛紛擴大生産。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産成品庫存由去年逐月萎縮轉為連續較快增長。一季度,工業産成品庫存246.70億元,增長26.8%,增幅較上月提高9.8個百分點。在36個行業中,有22個行業産成品庫存增長。産成品庫存在10億元以上的7個行業中,有5個行業庫存大幅增長:石油加工及煉焦業41.89億元,增長87.0%;食品製造業18.07億元,增長85.7%;黑色金屬礦採選業10.51億元,增長56.6%;農副食品加工業39.54億元,增長38.3%;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19.55億元,增長23.8%。

  3、産銷率不斷提高主營業務收入增幅過半

  市場回暖帶來銷售額大幅增長。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品銷售率為96.9%,較去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較上月提高3.2個百分點。有6大行業産品銷售率超過百分之百,其中:食品製造業144.1%,傢具製造業112.2%,橡膠製品業109.5%,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104.2%,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101.5%,非金屬礦採選業100.0%。

  銷售形勢喜人帶動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44.01億元,增長57.6%。在工業36個行業大類中,有35個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保持增長,13個行業增幅過半,增幅位居前5位的行業主要有:橡膠製品業增長7.6倍,化學纖維製造業增長2.0倍,有色金屬礦採選業增長1.0倍,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增長96.7%,黑色金屬礦採選業增長95.9%。

  4、利潤總額成倍增長企業虧損狀況改善

  在價格回升、銷售增長的帶動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184.12億元,同比增盈130.35億元,增長2.4倍。36個行業大類中,有26個行業實現盈利。其中,6個行業贏利增長1倍以上,有色金屬礦採選業贏利增長4.0倍;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增長3.9倍;電力熱力的生産和供應業增長3.3倍;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長3.0倍;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1.8倍;通信設備、電腦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8倍。有8個行業扭虧為盈,扭虧為盈幅度最大的是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由虧損3.67億元轉為盈利4.46億元。

  地方工業盈利能力大大增強。地方工業實現利潤總額33.66億元,同比增長19.3倍,比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3月增長1.4倍,佔全區實現利潤總額的18.3%,比重不僅比去年同期提高8.7個百分點,而且比2008年3月提高3.8個百分點。

  企業虧損狀況有所好轉。3月末,在201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1003家企業虧損,減少6.4%;虧損面49.7%,同比減少6.0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18.58億元,下降29.9%。在全區15個地、州、市及兵團中,11個地、州、市企業虧損面下降,下降幅度較大的地州主要有:博州下降20.0%,克州下降11.1%,哈密下降9.9%,塔城下降8.6%,巴州下降6.4%。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