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加快建設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

時間:2010-04-13 08: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南寧4月12日電(記者 林艷華)地處中國—東盟自貿區橋頭堡的廣西,意欲在自貿區如期建成的大背景下,搶抓時機,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製造基地和資訊交流中心,加快構築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

  4月12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瑞賢在此間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加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是中國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周邊外交戰略的重大舉措,必須採取超常規辦法,以取得大發展、大突破、大跨越,加快構築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為中國與東盟合作搭建新平臺。

  陳瑞賢介紹,3月1日,廣西正式頒布《關於加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大産業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城建大旅遊大招商大文化發展實施意見》,計劃用3—5年時間實現上述八大産業的新突破,迅速形成核心競爭能力。到2012年,該經濟區産業經濟總量顯著擴大,産業集群效益明顯,産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實現工業總産值超過6000億元。

  據統計,《意見》共提出規劃建設項目1390項,經貿招商主題活動16項,大型文化主題活動15項,估算總投資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大産業項目587項,總投資7683億元;大港口項目92項,總投資448億元;大交通項目39項,總投資2900億元;大文化設施項目18項,總投資140億元。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在中國—東盟自貿區中扮演著中國首個與東盟全面合作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的角色,是泛珠區域對接東盟的海陸國際通道、交流合作橋梁、開放合作載體以及多區域合作的虛擬中心與匯合點。

  有關分析人士認為,上述項目一旦建成,將使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成為建設重要國際區域合作新高地和中國沿海發展新一極的重要支撐。

  與東盟山水相連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2009年經濟區生産總值增長15.9%,財政收入增長22%,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54.8%,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廣西前列,保持旺盛的發展活力,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經濟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

  陳瑞賢説,港口方面,到2015年,建成防城港區、欽州港區、北海港區3個億噸級港區,實現廣西北部灣港吞吐能力超過3億噸的目標;交通方面,重點加強鐵路、公路、民航等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西南地區出海通道網路、通往東盟地區的國際大通道;文化方面,計劃3-5年投資500億元,建設北部灣人才培養基地、建成北部灣文化創意産業基地等一批中國—東盟合作交流平臺,把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廣西千億元文化産業的重點區域,成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文化中心。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東盟自貿區擁有19億消費者及其源源不斷的生産與貿易,將形成迅速增長的巨大市場。廣西加快建設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有利於雙方開展更為廣泛和密切的合作,將有力地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和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