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規模淘汰落後産能優化産業結構

時間:2010-03-18 10:2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西寧3月18日電(記者駱曉飛)在持續保持工業投資平穩增長的基礎上,青海省近年來著力強化節能降耗措施,嚴格抑制部分行業的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大規模淘汰電解鋁、鐵合金、水泥和碳化矽等高排放、高耗能行業的落後産能,不僅實現了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連續三年大幅下降,而且通過産業結構的調整,進一步增強了特色優勢産業的競爭力。

  青海省經濟委員會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處處長葉斐文介紹,受長期以來形成的以重工業及高耗能工業為主的工業格局的限制,青海現有工業企業能耗水準普遍偏高,節能降耗面臨的産業和産品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在全國排名靠前。2006年,青海甚至成為這一指標全國唯一上升的省份,工業産業和産品的結構性矛盾異常突出。

  “節能降耗最大的問題在結構調整,解決這些問題的出路也在結構調整。”葉斐文説,為了實現“十一五”節能降耗目標,優化産業結構,2007年以來,結合青海省部分高耗能産業能耗現狀和産業結構性矛盾,青海省先後出臺了《青海省部分高耗能行業主要産品能源消耗定額標準》《青海省關於落後産能退出機制的意見》和《青海省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等10多項措施,以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節能技術改造和淘汰落後産能為抓手,加大了産業結構調整的力度。

  2007年,青海省工業增加值在增長18%的同時,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了4%;生産總值在保持了12.5%增幅的同時,萬元GDP能耗降低了2%,節能降耗指標首次由升轉降,青海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産業結構方面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2008年,隨著青海省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機制和落後産能退出制度的建立和進一步完善,青海省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了5%,節能量達到65.4萬噸標準煤,超額實現了當年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的目標。

  青海省經濟委員會主任張守成説,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青海必須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科學發展之路,儘管淘汰部分産能會影響工業經濟的增長速度,但是,只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2009年,青海省在保增長任務極其繁重的情況下,全年共淘汰電解鋁、鐵合金、水泥和碳化矽等高耗能行業落後産能165萬多噸,因此影響工業增速2.6個百分點。”張守成説,與此同時,青海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了10%,節能量相當於158萬噸標準煤。

  張守成告訴記者,節能降耗所取得的顯著成效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結構調整的成果,今年,青海將繼續把推進節能降耗和淘汰落後産能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大淘汰落後産能的力度,計劃淘汰電解鋁落後産能5萬噸,水泥落後産能245萬噸,鐵合金落後産能16萬噸。

  “大批落後産能的淘汰和節能新項目、新技術的實施不僅形成了可觀的節能量,而且有助於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進一步突出了青海的産業特色。”張守成説,政府部門將繼續鼓勵和引導企業調整産品結構,延長産業鏈,增加附加值,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