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老闆搶吃轉型“螃蟹”百億鉅資砸向新興産業

時間:2010-03-22 15:41   來源:羊城晚報

  後危機時代,珠三角的民企老闆又一次向世人展現其敢為天下先的魄力。去年開始,不少企業果斷地拋棄昔日發家致富的傳統行業,大舉進軍半導體照明、風力發電等新興産業,投資金額上百億元,新興行業投資額首次超過了傳統産業。

  在經濟形勢不甚明瞭的情況下,珠三角老闆為何敢於如此大刀闊斧地吃“螃蟹”?進入新興行業,他們將如何“與狼共舞”?一連幾天,羊城晚報記者深入珠三角地區的深圳、東莞、佛山等地調查,與各行各業的老闆交流,他們以親身經歷道出個中緣由。

  關潤堯

  關閉11家陶瓷廠 轉行賣環保商品

  陶瓷給南莊人帶來財富,但也帶來難以忍受的空氣,“為子孫後代,再難也要轉型”

  關閉11家陶瓷廠 轉行賣環保商品

  直到最近,佛山市南莊鎮羅南村支書關潤堯才稍為空閒下來。他忙碌了一年多的項目———中國第一家以環保為題材的商城海盛東方,終於開工了。昨天,關潤堯一見記者就説,“長痛不如短痛,我們終於‘騰籠換鳥’了,對子孫後代有交待了。”

  在佛山陶瓷業,關潤堯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年近六十的他,不僅是羅南村支書,還是全國人大代表,更是佛山陶瓷業領頭羊。在上世紀80年代,南莊鎮羅南村是個窮鄉僻壤之地,農民日子過得緊巴巴。當時,有人建議,羅南村土質適合搞陶瓷,不妨大家合股生産地磚。

  “成!”關潤堯當即拍板。不到幾年工夫,陶瓷産值從幾十萬元,驟升至數億元,還遠銷歐美、南非、中東等地。關潤堯從此得了個“陶瓷第一人”的稱號。

  陶瓷給南莊人帶來了財富,但也帶來了難以忍受的空氣。關潤堯説,由於財富效應,羅南村的陶瓷廠越來越多,從當年的兩三家,一下子冒出了十多家,抬頭望去,觸目皆是林立的煙囪。但村裏的天空開始不再藍了,空氣總有股怪味,有時候還嗆得讓人睜不開眼,村裏經常下著酸雨。往昔清澈見底的河塘,慢慢也不見魚兒暢遊其中了。馬路上都是粉塵,家裏的傢具一天抹幾次還是黑的。

  許多賺了錢的村民陸續往外遷,跑到南海等沒有陶瓷廠的地方買房子。更麻煩的是,除了陶瓷廠,沒有任何外資肯進來。關潤堯看在眼裏,痛在心裏。他説,自己雖然沒讀多少書,但知道這樣發展經濟不是條路子。“錢是揾到了,命卻搭進去。不值!”

  “為了子孫後代,再難也要轉型!”2008年,關潤堯決定,要像當年一樣,率先吃“螃蟹”。他一方面做村民工作,大刀闊斧地關閉11家沒通過國家環保評估的陶瓷廠。另一方面,積極招商引資,招來了一隻“金鳳凰”———總投資12億元的海盛東方匯都城項目,包括一座以環保為題材的環保商品城,一座建築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超五星級酒店,一座佛山市最大的商業購物中心。整個項目預計明年建成。

  “海盛東方匯都城項目是羅南村通過騰出11家陶瓷廠近半用地600畝換來的,村民以地作價入股,今年開始獲得分紅,每人起碼過萬元。”關潤堯説。

  據悉,該項目年産值將過百億元,稅收也有幾個億元,是以往陶瓷企業的十倍。關潤堯笑著説:“我們不僅賺了錢,還有了好空氣,造福子孫啊。”自9家陶瓷廠關閉後,羅南村大氣中主要污染物大幅降低,其中二氧化硫日平均濃度降幅為66%。

  更令人高興的是,很多外商也嗅到南莊的商機。前不久,羅南村開發的農業生態園,就吸引了很多臺商入駐。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