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區“用工荒”開始緩解 出口復蘇是主因

時間:2010-03-16 09:38   來源:國際金融報

  沿海地區的“用工荒”開始緩解。人保部官方網站昨日的公佈數據顯示,截至3月10日,廣東全省缺工從2月底的90萬人下降到70萬人,下降了18%;福建全省缺工從2月底的28萬人下降到20萬人,下降了29%;浙江省從2月23日到3月10日,崗位數與求職人數之比從1.5:1降為1.2:1……

  人保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中西部農民工數量明顯增加,其中就地就近就業人數比例上升幅度較大。但是在部分待遇較低、工作生活條件不好的企業依然存在。

  部分行業仍然“招工難”

  儘管農民工返城高潮的來臨初步緩解了“用工荒”問題,但某些企業仍然難招到技術熟練的工人,“用工荒”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嚴峻。

  位於福建莆田的一家小家電生産企業老闆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反映,由於企業大部分需求都在國外,去年的金融危機導致企業生産處於半停歇狀態,所以很多農民工都提前回家了,但今年以來隨著國際經濟環境的好轉,突然而來的國外需求使自己有點措手不及。

  “我只是一個小企業,去年我們廠一共是100多人,主要都是手工裝配電子元件,很多幹了一年的工人都很熟練了,但去年的情況不得不讓他們回家。”回想起去年辭退了很多人,該老闆很後悔。

  他對記者表示,現在是有一些人來找工作,但能直接上崗的人很少。“我們現在的單子都催得很急,如果現在找不到熟練的工人我們可就趕不上好機會了。”

  來自人保部調查顯示,目前缺工的行業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居民生活和商業服務業、建築業。缺工的企業主要是中小企業,崗位主要是技術工種和熟練工種,用工方式主要是季節性用工。

  出口復蘇是主因

  金融危機是我國就業出現“斷層”的主要原因。由於我國沿海地區企業多為外向型的出口型企業,金融危機導致外需驟降。但2009年第四季度以來的出口復蘇又使很多沒有人力儲備的企業措手不及。

  據青島市商務廳發佈的一份調查顯示,從2009年第四季度開始,隨著出口逐步轉暖,青島市反映存在用工缺口的企業有191家,佔參與調查企業的96%,用工缺口達2.1萬人左右,佔用工規模的30%。

  在這些企業中,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紡織服裝企業“用工荒”顯得尤為突出,由於紡織服裝企業大部分工人都是女工,所以在需求回暖後找到熟練的女工更不容易。

  此外,工資待遇偏低,勞動強度大,勞動用工資訊不對稱,招工渠道不暢通。也都是此次沿海地區出現“用工荒”的原因。(馬繼鵬)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