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全土地市場交易制度預防腐敗

時間:2010-02-22 10:0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2月21日電(記者楊金志)近年來,上海探索建立一整套完備的土地出讓市場體系和監管規則,土地交易市場從不太規範的“小賣部”變為統一、公開、規範的“大賣場”,實現了預防腐敗的良好效果。

  上海市紀委表示,上海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紀委五次全會精神,繼續擴大“制度加科技”手段的運用範圍,充分實現“權力在陽光下運作、資源在市場上配置、資金在網路中監管”,有效防止“暗箱操作”的發生。

  2008年3月1日,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場在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正式“開張”。上海市規劃和土地資源管理局局長馮經明説:“原先上海土地出讓的主體是各區縣,分散運作的方式好比‘小賣部’,大家各賣各的;現在的土地交易市場就像是管理規範的‘大賣場’,將全市土地集中起來交易。由分散到集中,既減輕了區縣的工作量,還從根本上防止了操作不統一、資訊不對稱等不規範交易行為的産生。”

  上海土地交易市場在建立之初,就對運作流程進行了再造。首先是堅持入市流程透明化。地塊入市後,市場通過文件、告知單、顯示屏和網際網路等渠道,將競買人參與競買時應當了解的資訊內容全部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其次,土地交易市場強化了監督制約。對受理申請、諮詢答疑、抽選評標專家等重要步驟,實行各管一段、相互制約的辦法進行制約。特別是對競買人從申請競買時起就以受理編號替代,如同高考時的“糊名”一樣,使其本人資訊被系統加密遮罩。同時,整個入市操作過程被分步驟組合成競買人工作、業務工作、配套工作、專家主持人四個獨立運作、彼此決無干擾的部分。各個部分根據不同的工作界面,承擔相應工作職責,獨立掌握部分交易資訊,並通過系統數據整合,合攏産生交易結果,從而保證了資訊單向透明,各部分相互制衡。據了解,土地交易市場自開業以來,沒有接到過一封舉報信件。

  土地交易市場是上海土地統一交易的“前臺”,而真正的後臺支撐是上海市規劃和土地資源管理局。為有效預防腐敗,該局按照“規則制定、業務辦理、監督考核”三分離的要求,以“管理有標準、辦理有流程、監督有指標”為目標,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舉措,對內部管理進行職能調整和流程再造。

  目前,該局又在積極醞釀通過土地出讓預申請等制度創新,同步開展土地一級半市場試點操作,實現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良性互動,進一步杜絕土地交易中的投機行為和不公平競爭,確保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