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覺靈敏的一群 揭秘溫州資本海內外路線圖

時間:2009-07-15 15:53   來源:上海僑報

  從巴黎市內地鐵線的東北角一站出來,走進一幢舊式樓房下面的大鐵門,就進到一個傳統的中國式車間,裏面靠墻有一排縫紉機器,幾個年輕女孩正嫺熟地飛針走線。另外的一個操作平臺上,幾個工人有的在裁剪皮革,有的在丈量皮包尺寸……

  這僅僅是溫州商人海外投資的一個縮影。近日,筆者從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了解到幾條溫州資本"投資路線圖"。

  在歐洲從小百貨開始

  位於巴黎市3區的市長街(RUE AU MAIRE)、廟街(RUE DU TEMPLE)一帶過去一直是猶太生意人的天下。而如今它卻"插足"成為了溫州人在巴黎的聚集地之一,也是溫州人較早安頓的地段之一。

  在廟街上匯集了許多溫州人經營的首飾、皮具、服裝等批發零售商店。成立最早的華人社團"華僑華人會"會址就坐落在這條車水馬龍的街道上。

  隨著事業的發展,溫州人的"地盤"最近幾年有擴大之勢,最明顯的,當屬位於巴黎第10、11、19、20區交匯的美麗城(BELLEVILLE)一帶。那裏原是一個貧窮落後、社會治安不很理想的地段。直至上世紀70年代末,僅有為數不多的東南亞華人在此居住和經商。但那裏交通便利,並有一些閒置的空房,而且租金便宜。因此,華人親友一個接一個地陸續來到那裏發展。生意人的市場嗅覺永遠都是最敏感的,更何況是精明無比的溫州人。

  法國社會學者、中國問題專家白夏,多年來一直研究溫州移民問題。他説,巴黎第19區有個"溫州村",多數為溫州麗岙鎮人,鎮上除了老小,幾乎全部到了法國,簡直不可思議。

  "全球金融危機使得國外市場的消費能力減低,這給溫州産品提供了新的商機。"西班牙王國中國溫州同鄉總會主席潘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去年開始,不少溫籍僑胞意識到,因為金融危機影響,歐洲國家的市場有些萎縮、居民購買力有所下降,許多過去購買高檔奢侈品的外國人,轉而開始購買品質好的中低端産品,這成了"溫商城"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馬德里,溫籍僑胞經營的西班牙"亞洲商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籌措近百萬歐元新開了800平方米的亞洲服裝商場,零售的千種服裝近一半商品來自溫州。物美價廉的商品備受歐洲客商的歡迎,銷路一直旺銷。在巴塞羅那,溫籍僑胞戚顯進經營的國際商貿城,有著近6000平方米、40多家店舖,60%的商品來自家鄉溫州,包括打火機、鞋服等。

  "一隻腳踩在溫州,一隻腳在歐洲發展",顯然成了他們的真實寫照。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