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改委官員稱將適時調整低保和最低工資

時間:2010-11-15 10:10   來源:新京報

  10月北京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4%,漲幅環比提高0.8%,這也創下自2008年11月以來,24個月的新高。昨日上午,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佈10月份經濟運作情況顯示,漲幅最大的食品類和居住類是推高CPI的主要動力。

  發佈 鮮菜瓜果漲兩三成

  數據顯示,10月份,北京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月上漲3.4%,漲幅比9月份提高0.8個百分點。在構成消費價格的八大類中,漲幅最大的是食品類和居住類,食品類價格上漲7.8%,高於9月份2.3個百分點。食品中鮮菜、鮮瓜果分別上漲32.6%和21%。居住類價格上漲6.8%,高於9月份0.5個百分點。

  從環比看,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比9月份上漲1.1%。八大類中,除交通和通訊類價格環比上月持平外,其他七類價格均環比上漲,其中食品類上漲2.1%。1—10月,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2%,漲幅高於1—3季度0.2個百分點。

  原因 食品係漲價主力軍

  對於10月CPI同比大幅上漲的原因,北京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于秀琴分析説,北京的CPI與全國一樣,食品是拉動上漲的主要原因,拉升比例超過七成。由於冬季、年關等綜合因素作用,後兩個月的食品和農産品價格還有上漲的壓力。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邢志宏説,目前物價上漲主要是結構性的,在食品中,又以蔬菜、瓜果同比漲幅最明顯。持續的物價上漲受多種因素影響,存在季節性因素,如南北菜交替、成本較低的露地菜退市等。更多的因素則在於,上市量減少和人工、交通成本的增加。

  預測 明年漲價壓力很大

  對於全年CPI漲幅控制在3%的目標,昨日,北京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于秀琴表示,全年“保3”問題應該不大,因為今年前幾個月的CPI漲幅並不高。

  于秀琴説,從目前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看,雖然北京市年初確定的CPI漲幅控制在3%以內的目標實現起來有一定壓力,但從目前統計部門監測的情況看,應不會突破3%。由於後兩個月時間短,即使CPI漲幅較大,但要帶動全年有一個大的突破可能性不大。

  “不過明年的壓力確實很大。”于秀琴説,價格是全國性的,雖然由於消費結構不同,北京的CPI比全國要低一些,但物價上漲的壓力都是一樣的。

  房價 10月環比漲0.1%

  10月北京商品房施工面積為今年3月份以來首次增長,全市房屋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

  在商品房施工面積增加的同時,樓市交易量降幅有所縮小。1—10月,全市銷售商品房1169.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4%。

  從房價看,10月份房價環比小幅上漲。當月,全市房屋銷售價格比9月份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新建住宅環比持平,二手住宅環比上漲0.1%。

  與上年同月相比,10月份全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11.1%,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

  ■ 專家觀點

  專家:CPI被嚴重低估

  經濟學家馬光遠博士昨日表示,北京10月CPI指數低於全國10月CPI指數1個百分點,較百姓對於物價飛漲的感覺相去甚遠。“原因很難分析,因為我們不知道CPI的出爐過程。”馬光遠表示,一直以來,統計部門都未公佈過CPI的統計依據和計算公式。因此難以解釋目前呈現出的一些疑問,他同時認為,目前的CPI被嚴重低估。

  分析價格飛漲的原因,馬光遠博士認為,貨幣超發是罪魁禍首,使得全球性通脹隱憂漸顯。

  如果抑制通脹發生,馬光遠説,“首先得承認發生了通脹。”他認為,此後我國應叫停寬鬆貨幣政策。

  ■ 相關新聞

  低收入層CPI首按月度公佈

  在昨日發佈的10月份經濟運作數據中,統計部門首次正式公佈了月度低收入層的CPI數據。

  在此次公佈的CPI指數中,增加了“低收入層消費價格上漲5.6%”,漲幅高於9月份1.7個百分點。1—10月,低收入層消費價格上漲3.6%,漲幅高於1—3季度0.3個百分點。”

  統計部門每個月都會測算低收入層的相關數據,但以往由於CPI不是特別高,對老百姓生活影響不是很大,就沒有刻意每個月在媒體上公佈。

  該負責人表示,10月份由於CPI漲得較快,對低收入老百姓的生活影響較大,公佈這個數據可以起到示警作用。

  ■ 應對措施

  發改委 適時調整低保和最低工資

  針對當前物價上漲較快的情況,北京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昨日稱,北京市將做好首都生活必需品市場調控,完善産銷對接和政府儲備,落實基本生活消費品價格變動應急救助預案,適時調整低保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

  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受氣候、成本、國際市場價格等諸多因素影響。北京市部分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存在一定波動。總體看,北京市的價格水準還是低於全國的平均價格水準。像北京市1—9月CPI累計上漲是1.8%,而全國是2.9%。從數字上看北京的漲幅是低於全國的。

  不少市民提出物價上漲較快,在當前的價格形勢下政府如何做好價格調控?

  該負責人表示,對於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由此引起的通脹預期,老百姓關心的這些問題,市委市政府也很重視,出臺並實施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在生産環節,加大了本市生産,完善與外地的産銷對接,也就是保障供應。在流通環節,加強了市場監督,嚴處哄抬物價的行為,同時加強政府儲備。

  此外,在政府補助方面,積極落實基本生活消費品價格變動應急救助預案,根據這個情況,適時調整低保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以儘量減少對北京市民的影響。

  市農委 “農超對接”減少中間環節

  北京市農業局資訊中心稱,進入11月份,北京蔬菜的日平均價格首次攀升到每公斤3元,昨日,北京蔬菜日平均價格為每公斤3.12元,再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上升53.7%。

  新發地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0年,菜價逐年上漲,今年6月30日的價格比2007年同期高出64.8%。自9月下旬以來,蔬菜價格繼續步步高升,不斷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9月份以來,農産品價格普漲,與此同時,新疆、山西、四川等地紛紛進京開展銷會。北京市農委稱,從田間到廚房的中間環節太多,是農産品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北京將通過“農超對接”的方式來減少中間環節,保障供應並穩定物價。

  “北京把各地農産請進來,就是希望經銷商能與産地直接對接,保障供應並穩定物價。”北京市農委副主任康森介紹,目前,北京市場上農産品漲價的原因很多,但對於北京城市來説,供應充足是最重要的。

  “農超對接是保障供應的好辦法。”康森説,農超對接,就是經銷商直接與産地對接。“除了超市,批發市場也可以直接從田間收菜。”今年7月份,京張農業協作蔬菜産銷對接會在京召開,會上,北京30多家蔬菜批發市場、大型超市與張家口市30多家蔬菜專業合作社、加工企業進行了對接,今後,從張家口市菜地上拔出來的蔬菜將直接運到北京的批發市場和大型超市裏。

  康森稱,今後,與北京超市直接對接的蔬菜産地將越來越多,除了河北的張家口、承德等地,以後還會拓展到山東、海南等省份。

  菜市場 新發地在河北建蔬菜基地

  今年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北京的蔬菜面臨高價位運作的壓力,昨日,新發地市場認為,大力加快外埠蔬菜基地的建設,是切實解決北京菜籃子供應問題的重要補充部分。

  新發地市場常務副總經理顧兆學表示,未來幾年,新發地市場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內升外擴”,“外擴”的目的是控制貨源,擁有自己的園區,在保障市場農産品供應的同時,可以起到平穩物價的作用。

  “外擴”從去年開始,新發地于去年8月收購了河北涿州的農産品交易市場;一個月後,又以參股形式入主山東招遠農産品交易市場。新發地還計劃在張家口、承德、廊坊、唐山等地開發更多農産品物流園區項目。

  4月7日,北京新發地高碑店農産品物流園區項目簽約,11月8日,首都“菜籃子”定興供應體系啟動儀式暨北京新發地定興縣農産品批發市場奠基典禮在河北省定興縣舉行。

  顧兆學説,園區項目主要建設在河北,因為河北作為三邊包圍北京的農業大省,是新發地市場農産品的主要供應基地,從1993年開始,河北農産品在新發地市場佔有的份額一直在40%左右,近幾年來經統計,河北農産品在新發地市場所佔比例增加到41.2%左右。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