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確定九大合作領域 攜手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時間:2010-04-09 08:33   來源:你好臺灣網

  你好臺灣網4月8日消息 廣東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7日在北京簽署了《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提出兩地攜手打造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率先形成最具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的世界級新經濟區域。

  分析人士認為,《框架協議》的簽署,將推動粵港合作進入深度融合時期,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有望提速。

  明確九大領域具體合作內容

  去年1月,國家發改委公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將香港和珠三角地區的合作發展納入國家戰略。為了落實《綱要》,去年3月,粵港雙方開始共同編制《粵港合作框架協議》。

  “《框架協議》非常全面、具體。不僅有具體項目的微觀計劃,同時也有制度建設、資金來源的宏觀指導,將成為粵港合作的指導性綱領。”參與《框架協議》制定的廣東省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品安向記者表示。

  《框架協議》確定了兩地在跨界基礎設施、現代服務業、製造業及科技創新、營商環境、優質生活圈、教育與人才、重點合作區、區域合作規劃、機制安排等九大領域的合作內容。

  跨界基礎設施方面,《框架協議》提出,加快建設跨界高速公路、軌道交通及配套工程,建設珠三角高等級航道網、完善珠三角五大機場聯席會議機制、構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直升機短途運輸網路,研究打造國際物流中心等。

  現代服務業方面,《框架協議》提出,繼續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及適時擴大參與試點的地區、銀行和企業範圍,逐步擴大香港以人民幣計價的貿易和融資業務。此外,支援粵港金融機構跨境互設分支機構等。

  製造業和科技創新方面,《框架協議》提出,支援港資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支援港資企業拓展內地市場、落實CEPA及服務業開放在廣東“先行先試”政策措施等。

  此外,在優化和提升區域營商環境方面,《框架協議》還提出一系列政策,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便捷互通。

  粵港合作實現互利雙贏

  “《框架協議》的簽訂將使粵港雙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深圳市社科院院長樂正表示,對於香港而言,粵港深度合作不僅沒有動搖其三大中心的地位,同時還將拓展香港的發展腹地。

  《框架協議》中明確了將鞏固香港三大中心的地位,提出“形成以香港為國際航運中心;支援香港機場鞏固國際航空中心地位;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作為國際服務中心,與內地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香港的服務業離不開內地第二産業的支撐,通過加強廣東的合作,對香港經濟的推動有重要意義。”樂正表示。

  對廣東而言,粵港深度合作的意義同樣重要。廣東省社科院珠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認為,粵港合作將促進廣東産業結構的升級。

  “目前廣東迫切需要樹立現代服務業、高科技産業、戰略新興産業三大産業經濟形態,而這些産業的發展離不開香港的幫助。”成建三表示。

  從長遠來看,粵港深化合作還將推動廣東省社會管理體制的改革,在醫療、教育、行政的管理和服務上都可以借鑒香港的成功經驗。

  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在整合珠三角經濟圈的基礎上納入香港、澳門,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是廣東省規劃的宏偉目標,隨著《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廣東朝著這個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框架協議》提出,到本世紀二十年代,粵港區域基本形成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的現代産業體系、要素便捷流動的現代流通經濟圈、生活工作便利的優質生活圈,建成世界級城市群和新經濟區域。

  “《框架協議》的簽訂將推動合作區域內要素的自由流動、城市之間的可達性和便利性,將加快珠三角城市群的融合。”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朱文暉表示,珠三角區域目前在産業、基建、資金、市場、服務諸方面已經具備向世界級都會區發展的動力和資源,有望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級城市群。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